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山海协作”工程风雨兼程20年打造出“山呼海应”新模式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2-05-16 17:16:59    

   提出于2001年、实施于2002年4月的“山海协作”工程,作为浙江一项重要的携手欠发达山区县共进的浩大工程,已经整整走过了20年风雨岁月。

  在浙江肩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它又开启了一段新的历程。新时代的“山海经”如何念好?浙江在思考和开拓新的、更加符合山区新阶段发展的现实路径。

微信图片_20220516171757.png

图源网络

  01

  2021年是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元年。仅仅一年的时间,全省数字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而作为全省关注的26个山区县,这一年里,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上,其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正加快向经济新增长点迈进。

  山区县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全省90个县(市、区)中,山区26县尽管发展相对不足,但它们的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潜在水中,有待开发。

  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加快推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是浙江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巨大潜力所在。

  过去的一年来,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和提升居民收入富民行动,加快“一县一业”精准谋划、“一县一策”落地生效、山海协作迭代升级。随着《浙江省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加强山海协作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先后发布,一套“1+2+26+N”顶层设计体系逐步成型,政策合力牵引发展实效,不断推动山区26县放大特色、转换优势,走出山区发展蝶变之路。

  02

  强县富民,产业先行。山区26县造血能力不足是现实的短板,必须正视。

  通过认真梳理每个县的基础和特色,引导各地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激发增长潜能。由此造成的一个令人欣慰的景象是:山区县开始追赶其他地区发展的步伐,作为协作工程中“海”的一方则全力携手、助力“山”的一方。

  统计数据可以见证这些山区县的逐年前行的脚步:2021年,山区26县规上工业增加值1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到目前,遂昌金属制品、永嘉泵阀、淳安水饮料等7个“一县一业”年产值已超百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360家,实现县县全覆盖。

  山海呼应,协作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转化为发展的能量。

  这一年,通过持续推动50个经济强县结对帮扶、共建平台、项目合作,高端要素不断注入山区26县,助力资源优势变发展优势。当前,除慈溪—常山外,钱塘—淳安、乐清—平阳、上虞—文成等8个“产业飞地”实质性启动建设,16个“科创飞地”累计孵化项目307个。

  一年来,浙江全面推进的教共体、医共体建设,深入实施“千校(园)结对”帮扶行动、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更大力度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经济发展的最终落点——民生的改善,正是在这样一步步的务实推进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迁。

  03

  现在更高的位置上回顾和遥望山区26县的来去路径,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是:浙江一直在践行着“先进帮后进,共同奔富裕”的经济平衡发展理念。

  二十年来的“山海协作”实践,在努力填平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现实鸿沟。无论在产业布局、县区优势互补、一县一品方面,还是在关注民生朝向富裕、和谐、幸福方面,这个工程都在适时调整和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方面,显露出一种特有的浙江“经验”和浙江“理念”,甚至也是浙江“精神”。

  回顾一下当初提出的“山海协作”工程遵循的主要原则:那就是“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利双赢”,即通过政府的鼓励、引导和推动,促使发达地区的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开展优势互补的经济合作,促使省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从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帮扶支持欠发达地区。

  一路走来,有欣慰,有艰辛。起初的构想如今步步落地,且随着经济前进的步伐、社会变革的现实在深入,在开拓,在充实智慧。

  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通过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合理转移、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有序流动,从而激发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加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些构想都在逐年的调整和实践中变为可以触摸的现实。

  困难也是有的。尽管山区县与二十年前相比,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前行的路上依旧有着需要突破的一些“瓶颈”,比如山区26县普遍面临能耗双控、土地指标等压力,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经济总量、人均GDP等指标不到全省平均水平。

  因此,加强统筹协调,深化“一大工程”、实施“两大行动”、补齐“三大短板”、完善“四大机制”,依旧任重道远,目标是持续增强山区人民幸福感,努力推动山区26县迈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为浙江省践行共同富裕示范区使命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这样的表述是符合20年来这一声势浩大的工程实践的:它突破了长期以来以输血帮扶为主的传统扶贫模式,探索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开发以对口造血帮扶为主的新模式。

  在新时代的赋能下,这一延续了20年的工程也必将承载更多、更新的内涵。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