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疫情当前 每一份温暖都格外地珍贵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2-04-14 20:26:46    

   一份温馨四溢的暖流通过网络在浙江大地涌动。

  疫情再次突兀而起。浙江省及时出台一个“因疫情原因家庭基本生活遇困”可在“浙里救”申请救助的线上方案。无疑,这是又一个“以民为本”、想民众所想、急民众所急的温馨政策。

mmexport1649939313666.jpg

  01

  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民众的基本生活,甚至也会延伸至民众心理。人们期待的是能够不太受疫情过重的干扰,继续一种安宁、有序的生活,最大可能地及时寻求到必要的帮助。

  这份“浙里救”要做的,正是对民众生活和心理的一次善解和帮扶。在这个政策里,可以读到这份诚意:“浙里办”已全面上线“浙里救”应用,如果因疫情等原因,遇到家庭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等情况,可在线发起掌上救助申请,不用去乡镇(街道)书面提出,也不用请社区(村)代办申请。

  操作步骤把“我要救助”的流程详细公开出来,民众几个“点击”就能把需要的帮助和诉求直抵政府部门。

  不仅如此,“浙里救”还提供了我的幸福码、我的幸福清单、我的救助证明等一系列暖心便民服务。

  幸福码让困难群众能快速知晓救助信息、寻求帮扶、了解救助政策、掌握救助清单等。同时,社区、街道、第三方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幸福码摸清困难群众现状,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

  依托“浙里救”大救助信息系统,还可以自动集成幸福清单,显示已享受的救助情况,包含救助部门、救助事项、救助类别、救助资金、救助日期等信息。

  “浙里救”还开通了暖心服务,有想为困难群体出一份力的个人,可在线发起申请,填写《社会救助服务人员申请表》,待提交审核通过后,便可成为社会救助服务人员。

  02

  如果说这是针对民众作为“需求端”的一些温馨细则,那么与之紧密相连的就是让这些需求及时落地、满足的“供给端”。

  “社会组织”可以便捷地进驻。这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基金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申请进驻机构所在地“助联体”,注册成为社会救助领域内为困难群体提供社会救助服务的专业机构,线上填写《社会组织进驻申请表》,待提交审核通过后,便可获得承接社会救助服务购买服务项目,以及线上发布服务项目的资格。

  这些进驻的社会组织受资格审核“助联体”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可承接当地社会救助领域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如“助联体”的日常运营、困难群众探访关爱、救助服务项目实施等,可线上自主发布服务项目,也可通过服务需求征集,对接慈善组织筹集帮扶资金。

  “智慧救助服务联合体”也在这个流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通过资源整合,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对接平台。

  每一个细则的背后,都是一个操作方便的“可行性方案”,最终形成一个有序的闭环,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到“因疫情原因家庭基本生活遇困”的家庭。

  03

  疫情考验的是一个地区的社会管理能力,也考验着对于“以民为本”执政理念能否实践成功。

  社会治理能力表现为,在社会遭遇公共灾害时,政府的动员能力和处置能力。能够最大程度地疏通因此而造成的各类“不畅”,让普通民众的工作、生活最小程度地受到干扰和侵袭。

  无疑,在生活和防疫“跷跷板”这两端,都需要齐心协力,方能保持以往的平衡。尤其是民众在遭遇未知的恐慌时,政府要努力促使生活救助和信息一样快速地抵达民众的一方,减弱这种恐慌可能造成的负面因素,还民众一份一如既往的平静和安宁。

  而“浙里救”就犹如一个网速快捷的无形空间,将民众的需求及时传递到政府的决策救助一端,再通过有序、有能力的社会各类组织让这种心愿快速落地。

  我们经常说,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人民的心里。“浙里救”起到的作用,正是在网络年代里,党和政府对于民众一如既往的关怀。这份诚意,会流淌在千千万万民众的心里,并激发出共建有序社会那股波涛汹涌的力量。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