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怀为民情怀 促物质精神共富
中国网 · 黄奕鸣 | 发布时间2022-03-23 19:11:49    

   现在的农村,人民生活虽已小康,可距离共同富裕依旧任重道远。作为基层青年干部,都应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都应有一份最诚挚的人民情怀。在乡村基层工作,更能切身体会到我们党带领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艰辛。

  基层是落实政策的一线,也是服务群众的前沿,更要在基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厚植为民情怀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历史和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必须坚定执着,践行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敢于担当作为。

  走可持续共富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在浙江大地上不断践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同美好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共生的新格局已深入人心。

  乡村振兴要考虑村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员结构,自然生态条件好、历史人文底蕴深的可以发展乡村文化游,产业基础好的可以在现有产业下发展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我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没有现成经验,应拿出“遇山开路,逢水架桥”的勇气,以勤走访、勤调研、勤思考、勤实践的状态为群众谋创新绿色可持续的本土化共富之路。

  促进精神生活共富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富裕与推进物质生活富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浙江省委提出培育“浙江有礼”文明品牌,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正是践行这一理念。

  应把实现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民生、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同时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更是不可或缺的发展要求。基层文化服务要了解群众的需求,了解时代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群众热情,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文化创造中,使基层文化服务更有针对性、创造性、延续性。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为新时代基层青年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声中以身作则,发愤图强。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黄奕鸣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黄奕鸣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