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民营企业挥斥方遒正当时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2-03-09 08:43:03    

   每当经济出现低谷的时候,民营企业凭借作为一贯称谓的“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为经济上升助力。

  浙江省一直以民营企业数量多、质量高、有传统为特色优势,那么,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如何实现新的突围?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也自然成了全国“两会”的一个热点。

2.jpg

  01

  民营企业的优势一直被这几个数字“锁定”:5678。

  尽管有些微差异的不同“版本”,但这几个数字通常内含的意思为:民营企业对国家的财政税收贡献率超出了50%,国家的来自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以及企业生产总值和直接对外投资额均超过60%,高新科技民营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比率超过了70%,创造和提供城镇就业岗位的数量超过80%。

  特别是对于提供工作岗位、保障国家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的就业一项,成为几个数字中最为亮丽的一笔。

  而浙江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大省,这些数据要明显高出一筹——

  民营经济创造了浙江63%的投资、66%的生产总值、72%的研发投入、73%的税收、78%的外贸出口、87%的就业岗位、91%的企业数量。

  这是历史造就的民营经济在浙江的地位和力量。

  02

  历史开拓出了浙江省民营企业曲折之中不屈生长的土壤。

  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尤其是除了杭嘉湖平原之外都被高山峻岭阻隔的浙江中、东、西、南部,土地奇缺,几十年前交通不便。

  为了更好地生存,人们或者背井离乡,或者就地做些家庭作坊小生意,连村成镇,连乡成县。“一村一品”、“一县一品”。由此却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民营经济崛起的画卷。

  在当代,民营企业早已不是躲避在山沟里、谦卑在否认中的角色,他们豪气冲天地走出山沟,成为推动浙江经济的宏大力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浙江力量”。

  最近的这组数字最能说明当下浙江民营企业的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

  2021年,浙江的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企业数量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民营经济创造增加值预计49200亿元,占GDP的67%,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个私经济增加值现价增速15.4%左右,比GDP增速高1.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64%左右,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数据枯燥,内含丰盈。在浙江,民营企业的地位历经反复,在当代,锐气十足,贡献良多。

  03

  共同富裕的大幕徐徐拉开。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责任的浙江,民营企业一样需要使命担当。

  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浙江如何继续打好民营经济这张牌?

  对市场敏感的民营企业对于营商环境尤其看的重。

  今年1月,浙江印发《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 》,为营商环境的提升定下明确目标——

  2022年至2023年攻坚突破,打造一批综合性与单项指标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省域营商环境水平持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2024年至2025年提质增效,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基本建成改革探索领跑省、市场机制最活省、营商环境最优省。

  这是一诺千金的目标。这是不负民企期望的福音。

  而在遭遇不利因素时,“扶上马送一程”早已是浙江对于民营企业最常规的动作。

  有“豪气”彰显:在为企业减负上,2022年,浙江的目标是3000亿元!

  而浙江的民企也一如既往地担当好该有的角色,不负众望。

  在聚力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吸收先进科技,加快“推动经济数字变革,推进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推进数据价值化”,这些都成为浙江民营企业共同的心愿且成为成长的新动力。

  历经风雨如磐,始见大略雄心。浙江的民营企业,在新的时代,会继续扑入“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火热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贡献出更大的力量来。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