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缺乏知识产权建设保护 “创新”启程就会艰难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2-03-04 11:08:04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是早就被承认了的事实。而知识产权建设及其保护作为推动的重要元素,却在陪伴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屡屡遭受冷落和侵袭。

  如何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成为科技力量作用显著突起的时代一个必须彻底瞩目的问题。

  近日,浙江省印发《关于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的实施意见》,旨在把知识产权上升至创新的高度予以重视。

  01

  这源于国家去年的一个重要“纲要”。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未来十五年发展作出重大顶层设计。

  其宗旨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纲要”中提及的几个重要目标数据有必要记牢:到2025年,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上述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

  到2035年的目标宏大而振奋人心: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

  浙江的这个《实施意见》是结合本省实际,对未来知识产权建设所作的重大规划。

  一个貌似平常的实施意见背后,却有着左右着许多人创造力的积极或消极的力量。

  02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浙江做得如何?

  有数据表明,截至目前,浙江省每百户企业注册商标拥有量113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116亿元、知识产权行政办案数1.8万件,稳居全国第一;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等5项重大改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标准实施等11项工作在全国推广。

  似乎已经非常不错,也算是走在全国前列了。

  但另外一个数据却透露出,浙江在知识产权方面有“多而不优”的弱点——

  来自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的数据统计表明,截至目前,浙江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为12件。与上海2021年9月底的水平(33.2件)相差2.7倍,与美国2011年的水平(35.6件)相差近3倍。

  通常差距既是压力也会转化为动力。

  浙江未来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目标很清晰,就最近的2025年,决心是这样下的——

  浙江省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7件,每百户企业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120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00亿元。

  无疑,要达到这些目标,既不会是轻松,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03

  追溯一下就知道,知识产权及其保护大概是近几十年人们最为关心、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

  尤其是在保护方面。为什么?

  因为这个无形的东西不是说保护就能保护起来,它是一个牵扯面很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细节不逊于毛细血管。

  尤其是对于一个视“模仿”“借鉴”为常道的地区而言,真正把知识产权保护好不仅仅需要政府呕心沥血、随时出击,更需要文化习惯、法治建设将此理念真正普及于民间,形成一种人人敬畏知识产权的氛围。

  知识产权魅力有多大?能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敢小觑、进而以严格的法律去保护之?

  这不必赘述。如果说过去几十年前技术的些微进步对于唤醒生产力、节约人类时间和体力尚不太明显的话,那么现在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发明对于快速提高生产力、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之重要性,早就被所有的人所感受、所目睹。

  而任何一个国家的进步,尤其是经济上的进步无不与之相连,从日本到德国,再到经济上快速崛起的中国,莫不如此。

  知识产权建设及其保护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前者,难以催生科技进步,没有后者,积极性会被销匿于无形之间。

  因此,从创新的战略高度讲,浙江的这个“实施意见”,归根结底,都是一步必须走的棋,且要走出浙江特色来。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