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开始的这个“造月工程”再次以赋能山区26县为职责,这次是文化和旅游。
工程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浙江争取山区26县每个县拥有或纳入培育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打造山区26县旅游核心吸引物,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动力”。
仙居县田市镇的盘山公路蜿蜒在大山间(资料图)。浙江新闻客户端拍友王华斌摄
01
可以说,这是在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大背景下实施的又一项助力工程。在浙江,山区26县属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县。而他们多数处于高山峻岭中,在过去的农业年代里,土地奇缺,发展经济的条件差。
受道路阻隔影响,即使农产品运出山区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发展工业曾经受到的限制更多。结果就是很多年来,山区人民守护着无尽的绿水青山,经济却无法尽快发展起来。收入不能快速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就受到很大影响。
直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往不被看重的绿树青山第一次显现出魅力,成为当代经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由此起步,浙江包括革命老区在内的山区县,不约而同地将“农工旅”“农文旅”结合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重要路径。
而山区独特的景致、清爽净洁的空气开始成为城市人的向往。山区以旅游为主线的经济振兴由此拉开帷幕,并开始逐年获益。
02
同青山秀水相生相伴的还有山区特有的古道、古迹、古村落,这些作为文化遗产,在物质走向富足的年代,开始更大程度地展示出其文化魄力。
这些都能为旅游文化的深入挖掘,为历史文明的再生提供了宝贵的条件。
就在前几天,浙江省出台《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成为全国第一部古道保护的地方立法。
这同样是对于山区悠久历史文化重视的体现。
古迹、遗址多分布于山区,太久的忽视和冷落可能会让这些珍贵遗产淹没与历史的烟尘中。
细细数来,山区26县“造月工程”的重点还包括提升淳安千岛湖、江山江郎山、开化根宫佛国、缙云仙都、天台天台山、仙居神仙居等景区品质,支持衢州南孔圣地、龙游红木小镇、莲都古堰画乡、云和梯田、三门蛇蟠岛、武义牛头山等纳入创建培育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培育千万级核心大景区8家等。
以位于浙江省中部山区的仙居县为例。2021年,当地加快推进神仙居景区扩容提质,推出了一批“网红”打卡点,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比2019年大幅增长,文旅产业的发展明显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03
“造月工程”可以说是一个挖掘和开发现存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个现实工程,也正是山区县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差异化优势所在。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造月工程”的主导部门,将继续助力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包括强化“一县一策”系统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协调促进山海协作,支持结对县加大在项目招引、人才支持、客源输入等方面帮扶力度,促进旅游发展要素向山区26县集聚,不断提高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而在文化旅游可以很好赋能经济发展的当代,绿水青山、古道古迹的价值终于凸显出来,并最终助力山区县的经济振兴,拉近他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一条现实的、可行性最高、符合当代人们生活需求的经济发展之路。偏远山区特有的禀赋就是大自然恩赐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些都为山区走向富裕提供了特有的禀赋,也将最终助力振兴并成就山区的经济目标。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