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用法治为数字化改革保驾护航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2-03-01 14:17:20    

   一个条例的发布主要看它涉及的背景深意和可能引发的波澜。

  浙江省于今日起实施的《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就是对一个经历过深厚实践、产生了许多体验良好应用的行业的规范。

  规范自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尤其是为了更长久地纵深下去。

1642762620979_61ea917c159bb84fd545040c.png

图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01

  这个《条例》共八章五十一条,从明确公共数据定义范围、平台建设规范、收集归集规则、共享开放机制、授权运营制度、安全管理规范等方面对公共数据发展和管理都作出具体规定。

  它的亮点被总结为三条:突出改革导向,加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创新浙江解法,推进公共数据深度开发利用;强化安全保障健全公共数据安全三大体系。

  为何会这么总结?这和浙江省一年来的数字化改革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2021年2月,浙江全面启动数字化改革,积极打造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实现了全省公共数据、应用、组件、算力等政务数字资源集约建设、统筹配置和高质量供给,为数字化改革集智赋能。

  《条例》的出台,正是为了更好地为数字化改革保驾护航。

  02

  数字化改革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数据共享。只有数据共享,才能扩展各类应用的最大魅力,打开各个节点、通道,让数据轻松游走于需要到达的“站点”。

  这是以往实践的总结,也是这个《条例》明确要求的。

  表述为:公共数据平台一体化建设规范,突破数字资源“条块分割”体制障碍,要求省公共数据主管部门会同省有关部门,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实现公共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有效流通和共享利用,促进省域整体智治、高效协同。

  《条例》还进一步明确公共数据管理体制。

  很重要的一点是,《条例》将公共数据范围从行政机关扩大到国家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并将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运营单位依法履职或者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收集、产生的数据,以及税务、海关、金融监督管理等国家有关部门派驻浙江管理机构根据本省应用需求提供的数据,统一纳入公共数据管理范围。

  设置公共数据安全专章是为了数据安全考虑。因此对加强公共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公共数据安全行为等都做出了体系化、实质性的制度设计。

  在制度规范体系方面,在技术防护体系方面,在运行管理体系方面,都做出相应的规定,以期堵住所有可能出现的漏洞。

  03

  这样一组统计数据很能吸引人:截至目前,浙江全省累计编制公共数据目录190多万项,基于省公共数据平台,按照“因需归集、应归尽归”原则,已归集公共数据800多亿条,数据共享累计调用790多亿次,支撑保障省市县三级各类应用5000多个;全省共已开放1.9万多个数据集、数据59多亿条。

  这称得上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些“千辛万苦”收集、整理、遗留下来的数据,如果让它躺在各个分散、独立部门的“库里”睡觉、不能及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那实在是一件让人惋惜的事。

  这可能导致数据因时间的流失而失去最重要的价值节点,无疑更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让数据突破人为的界限流动起来,为所有需要它的部门、场景运用起来。这样,数据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同时,会赋予整个省域社会、经济发展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这些数据“共享”运用起来,为政府管理赋能,为民生生活便捷服务,这也正是数字化改革的基本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让数据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服务于经济发展。正如它标示的那样:“公共数据,关乎你我”。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