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这项改革又在引领全国。这次是叫做“浙江省地方标准《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规范》”的革新,即日起发布并开始实施。
这个貌似和人们生活关系不大的改革,其实即使不是直接也是间接地连着所有的家庭。
它的意义也在于:这是全国首个出生“一件事”省级地方标准,也是浙江公共服务领域部门联办“一件事”首个省级地方标准。
图源网络
01
认真梳理一下这个“一件事”的内涵,就能明白它的魅力所在。
回顾一下就知道,“一件事”的办事理念也算是应运而生。它是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延伸和又一个落地品。
在浙江的改革蓝图中,“群众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是一个核心。何为群众全生命周期?它贯穿一个人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包括出生、上学、就业、婚育、置业、救助、就医、退休、养老、身后等。
这样解读,出生“一件事”的意义就重大起来了。
这“一件事”的范围有多大?
它是将出生医学证明办理、预防接种证办理、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登记、社保卡办理、生育保险待遇审核等事项组合形成“一件事”,目的就是为各级助产机构出生且符合落户政策的新生儿提供多证联办服务。
这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公安部门、医疗保障部门、人力社保部门、行政服务中心、大数据管理部门等协同,共同联办才能完成的一件“大事”。
02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包含的内容有: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出生落户信息登记;预防接种证办理;新生儿医保参保登记。
申请材料包括:浙江省出生“一件事”办理登记表;新生儿父母双方居民身份证(可通过公共数据共享获取);新生儿拟落户方居民户口簿(可通过公共数据共享获取);新生儿父母结婚证(可通过公共数据共享获取)。
凡此种种,需要的资料、流程也都是比较复杂的。在以往,这需要耗费很多精力。而今,进入联办通道,变得简易、快捷。
它的重要性被这样表述:该标准的发布施行,对巩固深化浙江出生“一件事”改革成效、推动公共服务领域多跨应用“一网通办”、建设现代化数字型服务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03
浙江2019年开始启动出生“一件事”改革。之后不断迭代升级,全面推广“掌上申请、刷脸认证、一网通办”,实现电子证照即时推送、纸质证件快递送达、全程联办一次不跑,已累计服务70余万个新生儿家庭。
因为务实且重视,成绩也为全国瞩目:这一改革做法先后入选2020年国务院“放管服”改革100例典型经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全民健康信息化应用发展100个典型案例,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通报表扬。
可见这“一件事”绝非小事,可以说是数字化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这个“服务规范”从“术语定义、基本要求、服务事项、服务提供、服务改进”等方面规范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明确线上、线下两种办理方式,规范卫健、公安、医保、人社等部门办理流程,并通过“好差评”等机制保障群众服务体验。
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这是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宗旨。出生“一件事”遵循的正是这一改革理念。
这项“服务规范”其实是在用最通俗的表述以及最务实的内涵服务于民众生活的细微之处。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