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春上班第一天省委召开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后,浙江各个地市都以自己的角度落实新年度目标,召开各具特色的“新春第一会”。
图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01
如果说浙江最大的、共有的特点是民营企业占据主流、市场主体格局全面的话,具体到各个地市,却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各个地市都有各自发展经济的路径和长处,共同构建起整个省域经济的合力竞争能力。
宁波,谋划要在这些方面实现新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数字赋能、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嘉兴开的是三级干部大会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台州召开的是民营经济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都把民营经济作为走向共同富裕的突破口,但两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嘉兴市提出要奋力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将在这些方面给民营经济以更大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拥抱数字变革、形成合理梯度、“勇敢走出去”、绿色低碳转型、参与共同富裕实践。
台州市则要把今年作为“民营经济集成突破年”,重点在项目攻坚、创新提升、环境优化三个方面实现大突破,推动有效投资爆发增长、推动“创新台州”提质提效、推动营商环境大步升级。
湖州提出:打赢社会治理这场硬仗,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提升为核心,实施有效治理,推动城市功能、形象、气质更加符合宜居宜业要求。
舟山要在这些重点工作上“攻坚实干争先”:国家战略落地、海洋经济、有效投资、城市建设、推动共同富裕和数字化改革、落实“七张问题清单”。
各地争先恐后,都在新年度的谋划中把“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发展、民众福祉的出发点。
02
经济特色的异彩纷呈带给各地的是不同的利器却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走向共同富裕,以人为本,为民众谋福利,提高整个地区的民众生活水平、社会和谐程度。
这正是因为从务实的角度出发谋定的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而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一直是浙江发展的自信和底气。浙江的民营企业也一直不负众望,民营经济在浙江发展中的作用长期被概括为“56789”:创造了浙江省56%的税收、65%的生产总值、77%的外贸出口、80%的就业岗位、90%的新增就业。
说起浙江的民营经济,有这么三句定位:民营经济是浙江发展的金名片,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民营企业家是浙江的最宝贵资源、最宝贵财富。
对民营经济,浙江向来“厚爱三分”。今年一月浙江召开的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释放出的信号是:浙江将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持续擦亮“重要窗口”的金名片。
说得通俗一点,只有用好民营经济,浙江才能快速前进;只要用好民营企业,浙江就能做到经济平衡、避免大起大落的发展。
这是经验,更是无可争议的共识。
03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使命感召下的浙江,尽管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各异,都能够实事求是地把最有潜力的民营企业作为走向共同富裕的突破点。这是历史的总结,更是现实的需要。
就在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4+1”重大项目建设计划2022年实施计划》。
《计划》明确,浙江将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扎实推进优结构、扩投资“1+9”行动,奋力交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高分答卷。
这段话看起来概括,其实内涵丰富。“扩大有效投资”被作为重点考量的基点。
目标和要求一样明晰:确保202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而“激活民资”被作为重点思路。
这一句话很能体现浙江独到的模式和优势:支持省属国有企业投资建设重大项目;加强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服务保障,落实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长效机制。
峰回路转,又回到民营企业。无疑,在浙江各地,民营经济一直是经济腾飞的重要一翼。在2022年继续“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为这“翼”服务、呵护是各地不谋而合的共识。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