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浙里办”“智能秒办”深掘彰显政府高效管理能力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1-11-06 07:55:20    

71cf3bc79f3df8dc57a2da2ab0892d824610280b.png

   “浙里办”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浙江民众熟悉的一个数字平台。用温情的语言描述的话,这几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民生事务好帮手。

  昨天公布的数字显示,“浙里办”已经推出106个高频“智能秒办”事项,范围已覆盖公积金、医保社保、教育就业、农林渔牧、企业开办变更、准营准办、人社财税、安全生产等8大领域。

  不夸张地说,民众和需要办理的这些事项之间,只隔“一指”的距离。

  01

  “浙里办”谐音“这里办”,是浙江人办理日常工作业务最广泛的一个平台,平台推出以来,使用人数急剧增加,已经成为浙江人处理日常事务的重要的平台。

  “浙里办”不负众望,其服务内容、便捷程度在逐日增加。

  就以最近的一个“场景”应用——浙江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格认定事项为例,就实现了“浙里办”在线“智能秒办”。

  全省符合条件要求的企业,只需通过“浙里办”,补充技术负责人、申请资质等少量信息,轻松点一点,即可办结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格认定并完成电子证书出证,全流程数字化、零人工业务审批。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减为0个工作日,急需用证立等可取。

  对浙江人来说,动动手指,随时随地登录“浙里办”即可办理相关事项,享受审批零人工、准实时的高效率服务。

  02

  百姓无小事。小事即大事。尤其是和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住房、医疗、出行、退休金领取都是“大事”。

  以公积金提取来说,购买自住住房、租赁自住住房、偿还购房贷款本息以及离休、退休等多种提取业务类型均可以通过“浙里办”“零材料秒办理秒到账”,不仅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还切实提升了缴存职工的办事体验。

  “智能秒办”,已然说到做到。它将审批流程由人工变为系统审批,通过数据集成和共享,实现“机器审”替代“人工审”,保证每笔业务“同标准审核、无差别秒批”。

  申请人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等渠道提交事项申请后,相关材料将由系统自动流转、自动审批,即报即批、秒批秒办,全程无人工干预。

  对着手机不见人,事情即刻就办成。省事省时,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和民众的便捷。

  03

  这是浙江省近年来数字化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

  自2014年上线以来,“浙里办”依靠数字赋能,不断刷新浙江政务服务速度,让群众、企业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为数字化改革的一项“民生”实践成果,浙里办的“智能秒办”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全面推进了政务服务智能化、便民化水平。

  浙江依托如“浙里办”这类平台,逐步构建全省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拓展网上政务功能、推进模式创新、优化服务体验。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从“全省通办”到“跨省通办”。“浙里办”始终坚持,让群众、企业没有难办的事。

  不满足于现状,浙江的数字化改革继续深化。未来目标是,优化完善“一网通办”,支持各地在“浙里办”建设城市频道,稳步提升各地自主运营能力与效能。“浙里办”还将重点聚焦用户体验,用数字化理念、数字化思维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全力推进“跨省通办”,助力数字化改革。

  按照规划,未来的浙江将继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大数据共享力度,推出更多好用、易用的“智能秒办”事项,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样板。

  政府管理也在这一系列平台应用的推广后,获得前所未有的“轻松”。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