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让绿色成为浙江最动人的色彩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1-11-04 11:36:17    

   “浙江要加快打造林业现代化先行省”。这是11月3日下午召开的浙江省第一次省级总林长会议的要旨。

  要通过全面推广“林长”制度,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微信图片_20211104114128.png

浙江余村(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01

  这的确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毕竟,目前倾力保护生态、建设美丽家园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而扮美一个“全面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窗口”也是浙江的目标。

  浙江的绿色之美有目共睹。但是在过去生态为屏障甚至是经济阻挡的年代,这种偏僻、深藏的美有一种贬义:那就是穷山恶水。其实,山不穷,水不恶。是发展理念、发展阶段的约束使得山、林、水成了“落伍”的代名词。

  描述浙江的地貌,常用语是“七山一水两分田”,这是事实。有的地市甚至是“九山半水半分田”。

  在浙江,超过60%的土地面积被森林覆盖,山区尤甚。由此不难判断:林业是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尤其是在“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浙江的满目绿色成了宝贵的资源。

  这次全面推出“林长”制,就是要让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站上了一个新起点。

  02

  这个“任命”是有着渊源的。

  早在2020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浙江则于2021年6月正式印发了“浙江版”实施意见。

  梳理两份意见可以发现,林长即相应责任区域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的负责人,主要任务既包括加强资源保护、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生态建设,也包括深化综合改革、强化灾害防控、加强执法监管、完善护林组织。

  责任可谓重大。

  许多人对林长这一称呼也许并不陌生。在过去几年里,河长、湖长、滩长等类似名词不断涌现,划定责任田、明确责任人,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背后,其核心就是责任制。

  正是这些新机制,实现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现实问题与解题路径的统一,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这不是推断,而是现实要求。

  03

  对于浙江而言。绿水青山是本色。林业资源一直丰富,在生产总值中,林业也占有一席之地。

  数据最有说服力——浙江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分别是61.17%、3.78亿立方米,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8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林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

  尤其是浙江东部、中部、南部、西部的那些山区县市,峻岭高耸,森林密布。这些曾经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阻挡,而今浙江省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也一样绕不过。

  统计数据是这样的:浙江有60个山区县和半山区县,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

  山区要发展、山区人民要富裕,就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好家门口的资源。

  这便容易达成一个共识:林业是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循环产业、生物产业和富民产业,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山区奔向共同富裕就找到了支点。

  这个支点就是绿色,就是森林,要靠它撬动山区发展的重要源头。

  推进林业现代化,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命题,也是一个文化传承命题。

  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浙江,要通过省主要领导担任“林长”的责任制度,鼓舞全省人民积极参与林业的生产和实践,力争孕育出更加五彩缤纷的浙江生态文化。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