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
要合理制定公开招聘资格条件要求,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这是又一次对于职业院校学子就业的力挺,也是对于一种开始泛滥的社会录用和就业观念的纠正和警示。
01
中国现在每年有近千万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人民关心的大事。就业率更是许多学校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招生能否顺利、能否招来优秀学子的“硬指标”。
中国市场化的择业、就业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基本都是国家统招统分的“计划”时代。
几乎与此同时,大中专院校也快速进入“扩招”阶段。学生入学率由八十年代的百分之几飞速达到现在的百分之八九十。
高等教育普及率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迅速提高,与此相伴的则是就业观念改变缓慢。进机关、坐办公室、做企业白领是多数学子的梦想和选择。
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矛盾:毕业生与需要人才的部门不能完好得匹配。这种“错位”造成大量人才的浪费。
至今天,这个矛盾依旧明显存在。
02
人社部在这个通知中,还规定出更加细腻的规则。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或者不再设置学历要求。在符合专业等其他条件的前提下,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报名应聘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的岗位,高级工班毕业生可报名应聘学历要求为大学专科的岗位。
尤其是对实际操作予以高度肯定,并且非常详细——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要以技能操作或技能指导履行职责任务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在考试中的比重原则上不低于50%。职业院校毕业生为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选手、全国技能大赛优胜奖以上选手、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的,可作为高技能人才按规定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到与所获技能奖项相关的岗位工作。
这可以说是给出了非常“量化”的标准,实际操作性很强。
03
这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引导。通知针对事业单位,其实也是对整个就业市场的观念引导。
有人也许会认为,既然市场化就业,就给予充分的自由。这是一种偏颇、狭隘的想法。
在许多公共产品服务方向上,只能由国家主导,或者引导。比如近几年的教育培训,因资本的大量介入,校外培训由校内的适当补充最后快变成“主角”了。这完全打乱了整个教育体系的完整性、衔接性,导致学校无奈,家长烦恼,学子身心疲惫,最终民怨重重。
就业一样如此。特别是国家整个产业机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的今天,作为其人才提供者的教育,必须适应并助力这个新时代的新目标。
特别是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当今,技术人才、职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职业院校作为国家整个经济发展必须的人才培养地,扩大规模、提高档次、给予各类扶持和优惠,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必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对整个社会的就业观念起到相比以往更有力的主导作用。
这次人社部对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力挺”,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人才的培养和流向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