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不缺钱的沃尔沃,上市透露出更大雄心
中国网 · 李攀 | 发布时间2021-11-01 09:49:16    

   近些日子,吉利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受到持续关注和热议。

1635510505467_617be8e9159bb86a44e522ad.png

  10月29日,沃尔沃汽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首日大涨超20%。据报道,这是20年来瑞典规模最大的一次上市。很多媒体报道和网友评论当中都不吝赞美之词。其实,与造车新势力相比,沃尔沃的市值要低不少,缺乏所谓一日造富的八卦。真正让大家深受触动并给予高度肯定的,是吉利并购沃尔沃后所经历的巨大变化和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从福特汽车手中收购沃尔沃汽车,这一被称为“蛇吞象”的并购案并不被外界所看好,甚至遭到质疑。当时,一方面吉利的品牌知名度以及技术、人才储备等远不如现在,而且缺乏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从事经营管理的经验,另一方面,沃尔沃面临着亏损。因此,这一并购在媒体和网友的记忆中烙下深刻印象,也在国产汽车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事实证明,吉利收购沃尔沃是成功的。这在销量和利润上体现得最为直接。2020年,吉利汽车营收由2010年的140.69亿元升至921亿元,净利润由2009 年的13.19亿元增长至55.7亿元;在销量方面,自2017年以来,吉利汽车已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也是首个实现乘用车产销突破10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这起曾“不被祝福”的跨国并购,最终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为成功的战略决策之一。

  从跨度上十年的对比中,不难发现,现在的沃尔沃应该并不缺钱。其实,沃尔沃上市,本就不是为了单纯在资本市场上分一杯羹,而是怀着更大的雄心,这从招股书中得以窥见。招股书显示,沃尔沃此次募集资金中的70%将用于电动化转型,包括在工厂中添置大型压铸机,以生产一体成型的车身,以及新增电驱动和内置电池的生产线等。

  可见,转向电气化,是此次沃尔沃寻求上市从而获取更多资本支持的重要目的所在。沃尔沃汽车集团CEO汉肯·塞缪尔森直言不讳,“IPO将有助于强化我们的品牌并加速我们的转型战略,实现全面电气化、打造用户直营模式和实现更高的安全水平。”李书福也对沃尔沃IPO表示了极大支持,“全球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我们矢志不渝地支持沃尔沃汽车这个瑞典传奇品牌的转型和发展。”

  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大趋势背景下,汽车行业迎来了大变革,在创造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众多危险。沃尔沃加码电气化,是主动规避风险、积极创造胜势的选择,也是在汽车制造业的未来探路。当然,上市并非万能,但上市能够让企业有更充足的资金,引进多元的技术,进一步提升沃尔沃品牌信誉和影响力,助力电气化战略的顺利实现。

  不容忽视的是,不管是过去11年,还是在当下,沃尔沃获得发展背后,都离不开吉利的全力支持。早在并购之初,李书福就提出“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策略,这一策略始终得到良好地贯彻执行。一路走来,吉利尊重沃尔沃原有的管理、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全球运营,也不断探索实现双方深度协同的方式。沃尔沃上市后,吉利控股集团继续保留第一大股东地位,沃尔沃汽车将继续受益于吉利生态系统内的合作,获得规模效应和市场协同效应。

  沃尔沃上市,继续探索着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是吉利开启全球化新征程的重要一步,是李书福汽车梦的重要内容。做大做强汽车制造业,赋能更多人的美好生活,是吉利不懈的追求。坚守这个初心,比黄金更珍贵,比上市所创造的市值更大。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李攀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李攀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