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浙江山区县经济发展引得人才聚拢人口增长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1-10-18 09:29:38    

   一则非突发新闻引出了一个“隐蔽”的正面话题:浙江经济的发展在默默吸引人才聚集,并因此导致人口悄悄增长。即使是山区县也是如此。

  统计数字证实:过去十年,浙江省的26个县近九成实现常住人口增长,约四分之一县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增长最快的青田、文成、武义三县十年增幅为51.26%、35.88%、32.17%,年均增长率为4.23%、3.11%、2.83%。

1634477490384_616c25b2159bb86a44e3c070.png

数据来源:第七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各县统计局

  01

  这次观察的是26个山区县。这的确是一个好的观察角度。过去,这些地处大山深处的县区因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全国许多偏僻地方一样,都是人口净流出地区,尤其是青壮年,为了过上好的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进入附近或遥远的城市打工,成为城市化浪潮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而最近几年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十年间浙江省各县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增长幅度就可看出,山区县新增人口除了自然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机械增长,即人口流入。

  人口流入的原因很多,但是在一个和平发展的社会里,经济快速发展往往是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

  调研的基础结论是:产业发展吸引劳动力流入。

  根据常规观察标准,16-59岁人口被视为劳动年龄人口,是观察一地人口红利的重要指标。

  过去10年间,浙江省26个县15-59岁人口平均增长1.05万,有15个县实现净增长,青田、文成、武义等6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由此可以基本判断各地劳动力增长状况。

  这些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显示,曾经的山区县劳动人口外流已经在悄然逆转,不光当地外出打工的人口在“回流”,甚至还有源源不断的“外援”流入。

  在之前我们走访、调查的浙江省老区亲历中,这一点也非常明显。当年卧在高山峻岭间的山区县市,因为道路通达、产业兴起而不断吸引着人才回归、人口增加。眼下的浙江,民宿农家乐、农村电商、全域旅游等特色产业已遍布26县,而固有的一些第二产业在转型升级,各个县市还在不断发展各自的“主打”产业,就业空间还在扩展。

  这就是人才进入、人口流入最重要的原因。

  02

  按照最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浙江省的26县中,除永嘉、平阳、苍南等为中等城市,其余都是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小城市。

  从整体城镇化水平来看,26县目前为58.1%,低于全省14个百分点。但部分县如柯城、莲都、云和、永嘉等的城镇化率已达76.73%、76.43%、73.1%和72.16%,不输于宁波、嘉兴等发达地区。

  城镇化率能说明什么?最主要显示的是人口的聚集效应。

  从《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并结合征求意见稿来看,提高山区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加快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占据重要的内容和位置。

  在进一步推进小城市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集成的基础上,山区县的人居环境、生活质量将更上一层楼。

  这是吸引人才入驻、人口增加的附加原因。

  据杭州市临安区农业部门统计,临安区在最近两三年,已经吸引六百多“农创客”回乡创业,在广阔的天地里寻找发展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些都是山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产业增加吸引人口的重要渠道。

  而其他山区县合理而务实的产业布局,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互相“攀比”的吸引人才政策,都是人才聚拢、人口增加的原因。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浙江省无论是本有的经济发达县市,还是相对落后的山区县,都在精心琢磨符合地方特点的经济发展路径,都在考虑如何吸引合适的人才入驻。

  可以预见,承载着共同富裕示范区愿景的山区县,靠吸引人才带入产业发展,靠产业布局吸引人才人口流入,二者已经开始进入良性循环。这就造成近几年之浙江诸多山区县,产业务实转型,人口数量增加。一个新型的山区未来,正在悄然形成。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