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道德和法律,哪一个让你心服口服?
中国网 · 陈鹰 | 发布时间2021-09-07 10:21:00    

   “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件风云再起。

  昨晚,济南公安槐荫区分局官方微博通报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最新进展:依法对王某文终止侦查,并对王某文作出治安拘留15日的处罚决定。

3e5ab9fd2db5b144d5342c899c311dfc.jpg

  此前,媒体报道“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主要是因为此等恶劣事件来自名企“阿里”。

  我们回顾一下来龙去脉,以便了解整个案件的过程。

  8月14日晚,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发布情况通报:2021年7月28日12时34分,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张庄路派出所接周某110报警。因案情比较复杂,需多方取证调查,根据《公安机关执法细则》,7月29日,槐荫区分局将此案立案审查期限延长30日。8月10日,立为强制猥亵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文、张某因涉嫌强制猥亵罪,被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8月25日,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公告称,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涉嫌强制猥亵犯罪,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王某文涉嫌强制猥亵罪一案正在审查过程中。

  直至昨天晚上这个最新进展。

  有人说这是尘埃落定,有人说这是风云再起。不管怎么样,执法部门终究会拨开迷雾,弄清真相,给大众一个说法的。

  我们思考的是这类案件之外的东西。

  近期来,不管是娱乐圈牵出的是是非非,还是名企业爆出的爱恨情仇,除了法律需要调查的东西之外,他们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绑架大众的眼球——这种现象在道德底线时常被踏破的娱乐界早已是见惯不惊了。一次一次,他们践踏着大众的同情和善良,并毫不费力地从中收割着所谓的江湖名气。

  因为所谓的名气,所以产生不同的效应,甚至结局都会因此而不同。

  以一种迷惑的语言或者编造一段足可以引起大众同情或者愤怒的故事,来引起轰动效应,这是不少人屡试不爽的手段。过去偶有,现在很多,未来断绝估计也很难——特别在只为轰动效应、不择手段的一些圈子里,这几乎成了这些人实现个人能力无法实现的目标的精准武器。

  在许多的圈子里,在许多的人身上,道德在渐渐远去。以欺骗绑架道德,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正在成为一部分人抱定的人生“哲理”。实在蒙混不过去,再等待法律的处置。甚至结局也不是他们关注的。

  他们关心的是这个群情激奋、大起大落的过程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收益”。他们清楚,这阵热度过去,真正落幕的时候,大众的目光早已远去。比如湖南卫视的那个“钱枫性侵案”,时隔才多久?还有人关注吗?

  有人常说,不要让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事实是,真正的道德从来不会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本来就是以道德为基础总结、构建出来的,它不可能与道德背道而驰。真正试图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是那些可以制造的烟雾弹。当然,法律最终会给出明晰的答案。

  由此来看,不管是“钱枫事件”,还是“阿里事件”,结局一定是在调查清楚事实的基础上,做出符合人性、符合人心的判决。迷雾再浓再久,终究会被拨开。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陈鹰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