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是星期一,浙江某大型互联网企业公布一项处理决定,在朋友圈热传,感慨大企业病者有之,痛斥价值观沦落者有之。同样在这天,吉利控股集团与雷诺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建立创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消息则令闻者感到振奋。
光看合作双方的名头,已分量十足。雷诺集团是拥有120年历史的法国汽车制造商,吉利集团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集团。双方牵手合作,是强者与强者的相遇,是比较优势的紧密结合,必定产生化学反应,擦出绚丽火花。特别是对浙江企业吉利来说,这注定是它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令人难忘的精彩一页,是它为实现更高水平发展而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
此次合作,很可能将改变亚洲的汽车产业格局,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出行体验。据报道,根据备忘录,双方的合作将体现吉利控股对旗下整车架构的开放战略,及加速雷诺集团“Renaulution计划”在中国和韩国两个市场落地。其中,在中国市场,双方将基于吉利控股的平台技术联合开发雷诺品牌混合动力车型;在韩国市场,双方则将基于领克节能平台CMA架构展开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韩国市场的车型。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2021年吉利,绝对是“开放合作”。进入2021年,国内车市风云突变,传出很多“造车”消息,各种造车新势力崛起,吉利却从容不迫地“一条道走到黑”。1月牵手富士康和腾讯,2月与沃尔沃达成合并方案,3月和百度成立新公司,如今携手雷诺集团。这一次次事件,绝不是偶然发生,而是吉利在精心下一盘大旗。迅速落子、运棋如飞,定力和自信可见一斑。
在这盘大旗中,重要的一招棋是全球化、国际化。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时期,吉利一方面继续深耕国内市场,不断提高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继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大在东南亚各国投资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大前瞻科技方面的研发投入,形成自主可控的科技优势。一手对内、一手对外,两手抓两手都硬起来,这实际上是吉利对国家战略的深刻理解,是以自身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郑重担当。
尽管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是开放合作仍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也应是广大企业努力的方向。就像李书福所说,国际形势、世界格局都在发生非常重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吉利汽车公司来讲,还要继续融入全球经济,要继续坚持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因此大家要胸怀理想,不要被眼前的困难迷失了方向。“我相信,这个世界总的来说,还是会朝着和平和发展的方向在努力”。
李书福的这番判断是务实的、睿智的,吉利的选择是正确的。畏头畏尾只会错失机遇,继续敞开大门、张开怀抱,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游泳,吉利才能技术上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主可控,在市场上变得更加广阔。因此,与令人眼花缭乱的造车新势力相比,吉利的选择彰显着高站位、大格局和长远的眼光。在今年前6个月,吉利汽车累计出口量达53422辆,同比上升约173%,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吉利合纵连横、开放协同的种种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又是吉利?
当年,吉利并购沃尔沃,很多人感到惊讶——为什么是吉利?吉利能行吗?今天,吉利牵手雷诺,恐怕很少会再怀疑,因为吉利先进的技术和全球领先的架构、有复兴沃尔沃以及宝腾的成熟模式和经验,早就为吉利走向全球化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而人们更多是表达好奇——吉利牵手雷诺会给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变化?答案从签署的备忘录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二:雷诺会更加本土化,吉利的市场更加国际化,等等。
总之,牵手雷诺,对吉利来说,这是对长期开放的延续,是对融入全球化的升级,但面向未来,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精彩犹如潘多拉的墨盒,尚未打开。有理由相信,继复兴沃尔沃、创造宝腾的成熟模式以后,吉利一定会带来更大辉煌,给人们创造更多惊喜。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张渊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张渊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