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首创的“客服县”项目,正在日益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种力量。据报道,自2020年5月底客服县推出后,半年多“客服县”就开至江西、安徽、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全国6省17个县域。值得称道的是,“客服县”项目吸引了大量原先在外省一二线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如南京、广州等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这是为何?
据介绍,“客服县”是阿里巴巴探索的一种与县(区)级政府合作促就业的新模式。该模式由地方政府提供拎包入住的基础设施建设,阿里提供数字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工作机会,在县区建设客户体验中心,让小镇青年实现家门口的数字就业,进而把人才留在县域,拉动生产和消费,促进乡村振兴。
随着“客服县”项目的推广实施,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数据显示,“客服县”模式已累计实现拉动县域直接就业2000人,其中部分表现优异者月入过万。2021年,“客服县”规模将实现翻番。“客服县”项目推广的蓬勃态势,也反映出在中国广大县(区),确实存在着小镇青年就业的庞大需求。
实际上,迈入“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各地的“重头戏”。乡村振兴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振兴,然而,当前不少地方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乡村存在“空心化”现象,原因就是这些乡村缺乏产业和企业,青壮年劳动力不好找工作,只能去城市里求得生存发展机会。若“空心化”得不到解决,推进乡村振兴就面临阻力。
因此,“客服县”项目切中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大难点。很多年轻人并不想离家千里,能够在家附近找到一份不再是种地的中意工作,既能获得收入,也能和家人团圆,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当“客服县”项目在家乡落地生根,提供了被年轻人熟悉而喜欢的与互联网、数字经济等相关的就业机会,大多年轻人会愿意回到家乡就业。
一个又一个年轻人回来,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为家乡建设提供了人力和智慧的支持。他们汇聚起来的力量,既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添砖加瓦,也必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蓬勃之力。他们现在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支撑起乡村振兴的一个个单元,也终将是乡村振兴的享有者。有他们在,乡村才能真正留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效益远不止如此。对中国乡村状况有所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自从户籍制度放宽、农民工进城务工以来,中国涌现出大量留守儿童。只在过年时,外出务工者才会回来。这种背井离乡、亲人相隔的社会现实,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赡养老人问题,等等。年轻人回到家乡,得到的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个安放心灵的角落,是年轻人背后的家庭重温亲情和爱的机会。
所以说,“客服县”这个模式很创新,也很讨巧,有现实针对性,起到了“一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期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像“客服县”这样的项目可以有更多。
记得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句话启发我们:干任何工作,只要找对了支点,就能事半功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样应该善于找到支点,以一批优质项目撬动乡村振兴,这就要政府部门、企业和乡村振兴工作者进一步打开想象力,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疏通难点痛点堵点,这是“客服县”项目给我们带来的宝贵启示。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成然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成然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