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抖音帮人们看见美好
中国网 · 刘雪松 | 发布时间2021-05-19 20:56:09    

   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抖音发布博物馆数据报告,截至2021年5月,抖音上博物馆相关视频数量超过3389万,播放超过723亿次,获赞超过21亿。报告显示,故宫博物院为抖音最受欢迎博物馆,获赞近2.4亿次;《清明上河图》为抖音最受关注名画。

  足不出户,“走”进所有博物馆,“看”见所有想看的文物。这是抖音海量视频与播放量,呈现给世人的文物新“活”法。

  传统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借助实物藏品进行叙事。“馆”必躬亲,普通老百姓不可能做到。另一方面,每座城市的博物馆数量有限、空间有限,而市民的假日同样有限,造成的尴尬现实是,馆望人兴叹,人望馆兴叹,各自都有遗憾。

  今天的抖音已是人气最旺的短视频平台。哪里人最多,哪里就有最多的需求。同理,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短视频供给。在抖音平台,可以“参观”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没有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没有疫情的障碍。一个个短视频,或唯美精致,或酷炫搞笑,博物馆内容超过21亿的点赞,就是这么来的。

  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也是文化的“存储卡”和“解码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抖音通过丰富的短视频,正在逐渐让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被普通大众看到并接受、了解并喜爱。

  据报道,除了短视频,抖音还开通云上直播,连续2年邀请博物馆馆长、文化名人等现身直播间,和网友交流互动等等。也就是说,除了让人们看,还会提供分析、讲解,帮助大家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物的热爱和理解。

  值得称道的地方是,抖音成功调动了普通大众的积极性。这不是抖音单方面的传播和造势,而是以广大网友为主体,充分激发了用户的生产力。在制作和传播短视频的过程中,普通大众有了强烈的参与感,也有了明显的获得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份力量。这一点弥足珍贵,恰恰解决了长期以来“一对多”传播方式的痛点。

  平台越大,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大。公众的注意力是一种极为稀缺的宝贵资源。抖音会做什么,打算让人们通过这个平台看到什么、收获什么,折射出的是抖音的导向和价值观。从之前的抖音“非遗热”“三星堆考古热”,到现在的抖音博物馆热,可见抖音一直在致力于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抖音具备担当和社会责任感的有力体现。

  抖音的做法还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案。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防控形势严峻。国际博物馆协会希望全球博物馆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探讨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面向未来应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很显然的挑战之一就是:博物馆该如何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从而做好社会服务、进行宣传传播、加强和公众的沟通,最终发挥自己的功能?

  时至今日,在数字化方面,很多博物馆已经卓有成效。早在1998年,河南博物院网站正式上线,拉开了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大幕。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很多博物馆建立数据库,把文物数字化。从抖音上的博物馆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博物馆不妨顺应时代潮流,今后在传播上更加专注和创新,不断丰富传播载体和形式,讲好自己的故事,拉近和大众的距离。那么,博物馆在疫情之下反而能获得更高关注,凸显更大的社会影响。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