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从城市大脑到产业大脑,治理更精准更有效
中国网 · 刘雪松 | 发布时间2021-04-02 16:31:01    

   今天,城市大脑已经被很多人知晓,但你听说过产业大脑吗?在杭州,余杭经开区自2019年以来,进一步延伸城市大脑应用端,搭建产业大脑数字化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打造产业“研判-招商-监测”闭环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产业链智慧化、精准化、科学化管理。

  如果说产业数字化解决的主要是发展路径问题,那么产业大脑回应的则主要是治理问题。人有人脑,城市有城市大脑,产业自然可以有产业大脑。产业大脑立足于对产业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为产业发展的相关平台作支撑,为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作辅助,节省的是人力物力,提高的是效力能力。

  搭建产业大脑,很有必要。大数据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每一天、每一个地方,各个企业里、各个生产线上,都会产生大量数据。我们都知道的是,以前很多企业是各自为战,难以做到信息互通有无,而政府各个部门之间也多少存在信息壁垒。产业大脑打破了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信息隔绝的现状。把这些数据用起来,就是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一个有力工具。

  比如,借助产业大脑,余杭经开区就可以根据链上各环节的企业体量、集聚度、经营指标、创新能力等对产业链进行评估,利用财务、税务、专利数目等数据信息,对企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实现分级分类科学判定。截至目前,产业大脑已嵌入“城市大脑·余杭平台”使用,完成对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纺织布艺3条主导产业链的全面梳理,共汇集6大类18小类数据33044条。在如此之多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就更能看清楚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也能为打造三服务2.0版提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大脑在强链补链中发挥显著作用。当前,全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产业链强链补链是各地面临的紧要课题。借助产业大脑,余杭经开区将基础数据导入分析模型,找到各条产业链的长板、短板、潜力、隐患,以及可带动各条产业链发展壮大的“引擎”,并确定为招商关键点。因此,余杭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链已成功申报省“链长制”示范试点。

  所以说,既要肯定余杭经开区产业数字化的阶段性成果,也千万别忽视了他们在产业大脑方面的探索和努力。有观点认为,产业升级创新最重要的动作是构建产业大脑。国内其他一些地方比如苏州,也在积极搭建产业大脑。如今,余杭经开区已着手开始探索产业大脑2.0版本,有理由相信,它的努力能为很多地方提供借鉴经验。

  还要看到,这种探索,既是当地的需要,也切中时代脉搏。浙江是国内数字经济先行地,杭州是国内数字经济第一城,可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后,该如何实现精准有效的数字治理?走在前列必然要谋新篇。这考验着浙江的智慧,也是浙江应有的担当。

  浙江提出,加快从“事”向“制”“治”“智”转变,实现省域治理现代化,形成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整体智治体系,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运转顺畅的一体化治理格局。杭州提出,要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就在3月31日,杭州还举行全市数字化改革暨“数智杭州”攻坚年推进会。

  由此观之,搭建产业大脑数字化平台,是推进数字治理的有效实践,蕴含着整体智治理的理念,更彰显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担当和追求,是弄潮儿应有的姿势。朝着越来越精准越来越有效的方向前行,产业大脑必然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让数字更好地造福人类。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