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送老师“不作为”锦旗反转了。
近日,一则《徐州奇葩家长因给老师送特制锦旗而走红》视频在微信群、QQ群等渠道传播,该视频主要内容为一名男子手持“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的锦旗,反映徐州市天翔小学三(2)班赵西海老师频繁叫家长去学校。徐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迅速对该视频反映的内容进行核查。经排查,徐州市范围内无天翔小学,也无赵西海老师,该视频内容纯属虚构。
每一起反转事件都令人痛心疾首,家长送老师“不作为”锦旗纯属虚构则更令人心痛——为了吸引眼球博流量,竟然不惜在家校关系上借题发挥蹭热度。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利用互联网制作、复制、传播不实信息等扰乱社会秩序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徐州市教育局也表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置。造谣者固然会付出应有的代价,但此事对家校共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难估量,不易消除。
刚看到这个事情时,虽然很多人觉得此举不妥,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道出了家长们不敢说的话和不敢做的事,敬佩其勇气,“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很解气。即便知道此事纯属虚构,依然有人坚持“说得没错”,并借机吐槽现在的老师就是不负责任。
客观地说,现实中确实存在喜欢叫家长的老师。不过,一码归一码,如此博人眼球,不仅涉嫌造谣,更是对教师群体的诬蔑与羞辱,绝不是正常的提意见。
通常情况下,学生被叫家长应该不是无缘无故的。老师出于对孩子的负责,当学生教育出现问题时与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也是为了商讨出更好的教育方法,家长理应积极配合老师。但是,如果动辄请家长就值得商榷了。教育孩子既需要耐心付出,更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教育缺乏耐心与担当,一味把责任推到家长的身上,那就是一种不作为。
退一步讲,倘若对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异议,应该私下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如果老师态度恶劣,拒不接受,也可以向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切不可采取在网上讽剌或攻击的做法。每个人都有自尊,教书育人更是特别需要尊严的行业。一个老师,一旦形象被丑化,还有何面目站在讲台上?孩子们还能在老师的教育下学好吗?
尽管纯属虚构,但在“不敢管”现象本来就已经十分严重的当下,老师们再一次无辜躺枪,胆战心惊之下还敢请家长配合工作吗?其结果恐怕只能加剧“不作为”。
当然,这起虚构事件确实也给老师们提了个醒。为人父母,固然要尽心尽力地教育孩子,但老师不能总是想当然认为家长必须无条件配合,随叫随到。更何况,很多孩子对请家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不宜经常使用。换言之,能自己解决的事情尽量不要请家长。否则,极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乃至导致师生对立。
造谣应该严肃批评依法追责,但此事所引发的“共鸣”确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民众对教育领域某些现象的不满,其警示提醒作用同样不容忽略。教育工作者需要理性看待并反躬自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来源:钱江晚报 | 撰稿:胡欣红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钱江晚报 | 撰稿:胡欣红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