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做群众工作须将心比心
中国网 · 路易 丁荣 | 发布时间2020-11-25 09:34:22    

   “将心比心换取群众信任”,是大家23日对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乡纪委副书记、监察办副主任王立文的评价,这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做群众工作要注意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真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良策”。王立文群众工作的实践证明:将心比心,就是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这就比较深刻揭示了群众工作的本质,也是与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工作方法一脉相承的,它既是群众工作的生命线,更为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支点与方向。

  将心比心,就是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事当自己事。“平时工作踏实勤恳,做群众工作耐心细致。”这是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原纪委书记李夏生前同事对他的评价。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李夏始终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深入村组,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逐一认真调查走访、解决问题,以公正的态度和严格的执纪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群众有所求,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以真切待之,想到对方的难处,想一想如是自己该怎么办?进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发点的真诚,就是群众工作的价值体现。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及帮助群众解决一项实际困难更加重要。

  将心比心,就是要静下自己的心,锻炼处理群众事的耐心与诚心。时代楷模马善祥做群众工作有自己的24字好方法:起立迎接、请坐倒水、倾听记录、交流引导、解决问题、出门相送。这套方法他26年坚持下来,并且还在群众打交道过程中总结了60多种具体工作方法并据此提炼形成“老马工作法”推广,成为现代化社会治理新能量。像他这样“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把自己角色定位成“为群众跑腿的”,既是换位的思考也是定位的准确,更是淬炼自己做群众工作的细心与耐心。

  将心比心,就是要“灵市面”,切实了解百姓的需求。平时要与群众多沟通、多交流,与群众打成一片,有了这份感情和信任基础,有问题群众才会向你反映,有矛盾群众才会求助。焦裕禄同志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走遍兰考120多个生产队,奔波在访贫问苦的第一线,全身心扑到群众心中去,唠唠家常,倾听他们的现实需求,才是做好一切群众工作的前提。毛泽东同志当年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是“灵”了中国广大农村的“市面”继而才有“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肇始。

  将心比心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鲁迅先生就文学评论说过:“矛盾冲突源于冲突双方都站在自己立场考虑问题,认为自己是对的,矛盾才因此产生”。现实中,我们思考问题,要以“换位”的思维取代发号施令。直面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在面对矛盾、思考问题时,更应该以过往、以群众为教训为镜鉴,不以己之恶而恶人之恶,不强加、不武断、不偏听偏信,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时代的群众工作怎么做?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这样强调:要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可以说,这深化和萃取了“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内涵与精华。在擘画“十四五”时期发展蓝图的今天,这是对群众路线的再次强调,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照明灯。“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更要从解决群众的“小事琐事”做起。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时时处处将心比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群众工作一定能做好,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的愿景也指日可待。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路易 丁荣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路易 丁荣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