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这波行情,来得有点猛。猛到莫名其妙的地步。媒体披露的大数据显示,此次大举杀进股市的“大军”中,有一批90后“主力军”。

股市的风险,并不会因为90后的“鲜嫩”而网开一面。一周不到时间,“后浪”并没有华丽丽地将“前浪”扑倒在沙滩上。他们与五六年前冲进股市的那拨菜场大伯大妈一样,成为资本市场无情收割的“韭菜”。“韭菜”还是嫩的鲜,收割者,盼的就是后继有人。
这几天,尝到股市凶险苦头的90后,还没缓过神来,号称“金融圈最大的新闻”出来了——全球最大的独角兽蚂蚁集团,要来A股上市。有媒体报道,“消息出来后,一张截图传遍全网,蚂蚁集团整层楼欢呼,是财务自由的声音”。这条新闻的标题是:财务自由,整层楼沸腾!万亿蚂蚁IPO来了,诞生几千个亿万富翁?杭州、上海房价又要涨了……
于是,舔着伤口呻吟的一些90后,再次奋不顾身,一头砸进了股市。
这是一个造富的年代,也是一个造神的年代。人们将一夜暴富、财务自由的期望,寄托在泡沫飞溅的神话中,似乎IPO“钟声一响”,人人“黄金万两”。仿佛这个世界上,无论老幼,所有的“学费”应该交给资本市场。奋斗一辈子,不如股市和基金里博一阵子。只要押对了基金经理、买对了股票,就能实现财务自由。这种幻觉是人为设计的。盲目的鼓动中,充满着价值的蛊惑与价值观的诱导。
投资理财,当然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今天的90后,或许理财的知识储备比父辈丰富、抗跌的心态比前浪“皮实”。他们愿意在财力可以承受的范围投身股海,并且为之交点“学费”,无可厚非。然而全社会有责任告诉年轻人,“无奋斗、不青春”,应该成为90后、00后成长途中的主色调,成为社会引导青年成长的主基调。
无论时代怎么进步、社会怎么变化,一夜暴富的财务自由,永远是芸芸众生中的极少数。即便是今天登上财富巅峰的那些互联网“大佬”、财务自由的“合伙人”,大多也是从青春的苦读、艰苦的创业中来。他们的勤奋与努力,遇上了时代的好机遇。但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机遇。今天的互联网大佬作为“前浪”,他们的机遇不会重来,他们的神话不可复制。
虽说理想总是要有的,但一夜财务自由的理想实现,注定是“万一”的概率。万分之一除外的,需要脚踏实地面对骨感的现实,而不是万一实现了的暴富理想。青春的“学费”,可以量力而行地交一部分给资本市场,但人生有限的“学费”,还是应该交给可期可及的专业课堂。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告诫青年学子,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
习总书记这番话,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务实的期待,也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务实的要求。当今中国,不缺账务自由的神话、不缺身家价值的对标,缺的是脚踏实地去培养基础性人才,缺的是整个社会对于青年人成才价值的准确定位与价值观的准确引导。
好在这个时代,也有清醒的“明白人”。他们在坚守教育的阵地,坚守价值规律与价值观的底线。在浙江,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学院,就是一道坚守教育情怀的风景线。
同样是民营企业,浙江有专门用来创造财富高度自由“神话”的所谓云端学院,也有吉利这样专门打造普通年轻人生存“饭碗”的学院。23年来,吉利与互联网时代几乎同步,却耐得住寂寞,先后在全国创办了9所院校。从中高职到研究生,累计为社会培养15万人才。
一个对年轻人负责、真正有情怀的社会,应该懂得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财不可能坐论,富不能空谈。当一个社会,年轻人都在为一家独角兽企业A股上市而“整幢楼沸腾”的时候,都在把财务自由的梦想寄托在抢搭这趟造富“班车”的时候,这个时代是疯狂的,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是扭曲的。
当今中国,迫切需要的是大量基础人才的培养。中国实业界迫切需要大量软硬件技师技工、复合型人才。中国的教育体制要改革,社会和教育指向的价值与价值观同样需要规正。一夜暴富、财务自由,这种与个人成长规律相脱节、与国家民族砥砺奋进节奏相脱节的“梦想”,是有害于年轻人、有害于社会的。不能盲目喝彩,应该给予棒喝。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