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高考即将来临,一条信息令人震惊。
2004年,山东聊城,一个叫陈春秀的女孩参加高考。她家境贫寒,穷得连电话都没有,填报志愿的时候,只能写了邻居家的地址。全家满怀希望地等着家里出个大学生。结果,他们什么都没有等到,十多年过去了,直到最近,她才发现,当年有人顶替自己上了大学。而类似被披露的有名有姓的“顶包”事件,近年来在河南、山东等地也有多起。
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恢复40余年来,虽然饱受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仍然是社会公认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但发生如此恶劣的不惜毁人一生的事件,令人震惊。
央视主持人康辉,在自传中也曾提到,当年,他以文化课第一名的成绩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被另一位竞争者的父亲,利用职务之便瞒报,险些发生顶替。
一项数据显示:仅仅在2018年至2019年!仅仅在山东!仅仅在公布清查结果的14所高校中!就有242名学生惨遭顶替!
要知道,山东总共有221所高校,全国一共有2663所高校,这14所高校所公布的两年数据,显然只是冰山一角。
我们不禁质问:
1.山东乃至全国教育部门,是否应该公开对此事表明态度?
2.各个省级教育部门,能否在此时就此事做出庄严承诺?
3.作为高考大省,山东出现了怎样的政策性失误?
4.招生环节漏洞是否一环接一环地要严密排查?
5.山东是否要公布14所高校242名学生被顶替名单?
6.怎样做好被顶包考生的善后以及补偿工作?
7.如何加大对顶替者以及操作者的惩罚力度并昭告于天下?
8.各级学校和教育部门、高校如何各司其责,确保环环相扣?
高校招生的意义自不必多言,眼下高考即到,就此事拿出一个让万千考生欢欣鼓舞的声明,势在必行。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林鲁伊 胡超凡 | 责编:李斌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林鲁伊 胡超凡 | 责编:李斌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