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推动"新食尚"不能一刀切 公筷公勺与合餐制不矛盾
中国网 · 夏学民 | 发布时间2020-05-27 13:14:15    

   2020年蔓延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契机,让中国人再次意识到,长久以来从家庭到宴会普遍采用的合餐制,存在细菌交叉传播、影响身体健康的风险。

mmexport1590556342423.jpg

  于是,神州上下全国各地兴起了推广使用公筷公勺、进行餐桌革命的思潮与行动。对此,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表示完全理解与原则性赞同。然而,各地以精神文明高度推广公筷公勺的具体做法,出现了值得注意的问题。

  有人坚决主张分餐制,彻底取消合餐制。这种极端做法既没有必要,也不现实。中国烹饪协会认为:“合餐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合和文化、团圆理念,合餐中的相互敬菜是尊重是礼仪、是敬老爱幼的表达,是与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密不可分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不能全盘否定。”简单地说,中国人总要围坐于圆桌,共享一桌美食,共享家庭般的情谊。如果像西方典型的分餐制一人一份饭菜,各吃各的那就会失去中国人的基调,断送中国传统餐饮文化。所以就一般情况而言,夏学民不主张用分餐制彻底取代合餐制。

  相反,夏学民认为,公筷公勺与合餐制并不矛盾。在保障合餐制前提下,大力推广公筷公勺,既能延续中国优秀传统餐饮文化,又能避免细菌交叉传播、保障人人健康。

  从技术层面分析,实施公筷公勺制度大致可分为两种操作办法。一种办法是给上桌的每一道菜品都配置一个筷子或勺子,就像大家熟悉的公共汤勺,不与个人的碗筷发生接触。另一种办法是为每人配置两双筷子一把勺子,其中筷子分为一双私筷一双公筷,从颜色和形状上加以明确区分,避免搞混、误操作。

  应该说,两种操作方法各有利弊。方法一搞得满桌每个菜品上都是筷子,容易在各个盘子上打滑,跌落桌面,就餐者操作较麻烦。方法二可有效解决方法一的弊端,总体不给餐桌增加负担,但要确保私筷公筷严格隔离,不发生接触、不混用。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主张,集体工作餐采用西式分餐制,一人一盘,各吃各的。家庭聚会、亲友聚会宜采用中国传统合餐制,每人配备一双私筷、一双公筷、一把勺子和一个餐具架。该餐具架应起到严格隔离公私筷的作用。

  另外,夏学民提醒,人们就餐时尽量避免高声喧哗、口若悬河、口水乱喷。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就餐人员之间的间距,间距以一臂之长为宜,切实避免挤在一起就餐。

  夏学民认为,餐桌革命不仅仅关乎人类进食与健康,由于“饭局”的社会性与文化传统、民族地域习俗和行业规则密切相关,所以餐桌革命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或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夏学民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夏学民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