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保姆哪里找,常山阿姨就是好。”常山县委书记叶美峰在浙江省政协日前举办的民生协商论坛上的主旨发言,朗朗上口,充满自信。传递了真诚,更切准了长期困扰社会和家庭的痛点难点。

岁月淘沙,更显常山阿姨“金字招牌”的纯色。3年前“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震惊全国,今天江苏溧阳“保姆闷死老人”案惊爆世人。痛心之余,人们反思教训时首先想到的是安全,总结经验时首先想到的是常山。常山阿姨成为社会与家庭寻寻觅觅、蓦然回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其“金字招牌”的口碑,不只是为社会与家庭所需提供了安全的补缺,更是为中国家政服务业提供了机制与品质的标准。
都说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然而进取的机会与发展的生机,总是为有准备者而准备的。常山阿姨,是现实的印证。
保姆好找,阿姨难寻。同样的职业,不同的称谓。常山的形象更加亲切,更显尊重。很少有一个地方的党委、政府会专门设立品牌家政服务的“领导小组”,常山做到了;很少有一个地方的县委书记会为家政行业“挂帅”,常山做到了。别的地方领导带货吆喝卖农副产品,常山的领导走到哪儿都为本地阿姨“站台”。这份执着,是为政一方的情怀,是构建本地品牌、解决本地民生的担当,但本质上,是与浙江、与中国整个社会家庭的民生诉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常山呈现给世人的是大品牌,也是社会责任的大担当,大情怀。
放心、好人,能干、会干。这是常山阿姨的品牌亮点。南孔之乡,衢州有礼。常山阿姨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传承着中华民族千百年善良厚道的基因。常山家政服务业的现代系统培训、激励等机制,又为常山阿姨接续文化传承、紧跟时代诉求、打响全国品牌,提供了扎实绵厚的支撑。
“培育一批阿姨,振兴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弘扬一种文化”。常山走的是品牌路,下的却是常山“跳起来摘桃”“讲好常山故事”的满盘棋——
“好人之城”,根植深厚的道德土壤。当崇德向善、孝老爱亲成为常山百姓的打底品质,常山阿姨便有了走向全国的道德保障;
“一人一档”、源头把关,政府“背书”、全程跟踪。放心两个字,背后是用心。家政业用人安全的放心程度,既取决于市场机制中社会责任的担当程度,也取决于源头党委政府操心、劳心、精心程度。市场的乱象政府来调理、社会的痛点政府来把脉。常山输出的不只是阿姨,更是行业规范、社会治理的“常山标准”;
“阿姨学院”、阿姨认证,“AB”岗制、塑造工匠。常山阿姨对标的不只是社会家庭基本诉求,更是“菲佣式保姆”的国际技能标准。政府慢工磨细活,精心打造塑工匠。送出去,责任满满,期待满满。迎回来,祝福满满,视若英雄。
生命关头,运用专业急救知识抢救新生儿生命、并谢绝东家物质感谢的彭花英阿姨是英雄;浴室玻璃倒碎瞬间,为保护孩子挺身遮挡而受伤的张光英阿姨是英雄;在东家干了13年、举家移民时执意要将他们带出国的徐宁文夫妇是英雄……所有通过勤劳双手服务社会、建设家园的常山阿姨是英雄。所有奉献美好心灵、提供美好服务、为常山形象增色的阿姨,都是常山的骄傲。
为常山阿姨做服务,就是为常山发展做贡献,为中国社会做保障。常山深耕家政服务业,打响的是“常山阿姨”品牌,其实打造的是家政服务行业的浙江标准、中国标准。常山阿姨有口皆碑的品牌之道,是中国家政服务领域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的标准之道。这条道,是人间正道,是常山与中国家政服务业一起健康成长的发展之道。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