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魔角”的曹原:是后浪更是巨浪
杭州日报 · 徐迅雷 | 发布时间2020-05-11 09:19:18    

timg.jpg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不是应试教育“试”出来的;“95后天才少年”曹原,可谓是一路“跳”出来的。

  5月8日《科技日报》报道,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曹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与其博导一起,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连发两文,介绍“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1996年出生的曹原,是“后浪”,更是“巨浪”,而且是海啸级的。曹原来自四川成都,2007年,他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超常班就读,全班仅3人;他仅用了3年时间,就读完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课程,等于在这里小学、初中、高中都是读了1年;他一路“跳”上去,按他的说法,“我只是跳过了中学里一些无聊的东西”;2010年,14岁的曹原以理科669分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在中科大读完4年本科后,18岁的曹原直接“跳”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2018年3月,刚刚22岁的曹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一天两登《自然》,发表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这两篇论文发表后,立即在整个物理学界掀起巨浪;有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

  曹原的研究成果到底多厉害?如果双层石墨烯可以实现在高于绝对零度的温度下进入超导态,那么对它的研究就有希望找出接近室温的超导体。曹原就是发现了这一情况下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在实验中,他将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角度(魔角)时,就会产生以0电阻传输电子的神奇超导效应。实验技巧至关重要,他开创了一种撕出单层石墨烯的方法,以制出具有相同角度的双层堆叠;实现“魔角”也需试误,而他很快就能可靠地完成。曹原这一发现,一下子触及到了科学界的盲区,“魔角石墨烯”立马成为众多物理学家新的研究方向。

  《自然》杂志称曹原为“石墨烯驾驭者”,“开创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该杂志评选“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家”,曹原不仅入选,而且列为首位!他也成为了《自然》杂志创办149年以来,获此殊荣年龄最小的科学家。有报道还称曹原为“中国潜在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曹原从“魔角少年”,跳跃着变成了“魔角青年”。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开挂的人生。这次在《自然》杂志上所刊发的论文,是对“魔角”的进一步拓展:第一篇讲的是通过对扭转角的控制,将“魔角”特性推广到其他二维研究体系;另一篇论文讲的是,曹原团队研究扭曲角分布信息所取得的新成就。

  曹原喜欢天文,他说仰望星空时,就会安静下来;他时常告诫自己,在广阔的宇宙面前,再大的起伏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当一些网络喷子把留学生说成是“慕洋犬”时,我们看到了一种狭隘甚至极端狭隘。而无论是面对“羡慕嫉妒恨”还是面对“羡慕嫉妒爱”,曹原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站在宇宙看地球,人其实都是地球人。曹原在中科大的导师、物理学家曾长淦,预期曹原目前还是会留在美国继续做研究,“因为在那里,更容易看到群星璀璨”。

  人物总是不断推陈出新的,事物总是不断迭代创新的。“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担负起天下的兴亡”;“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当“前浪”们的高潮过去之后,就应该热烈地欢迎曹原这样的“后浪”们的高潮的到来!

来源:杭州日报    | 撰稿:徐迅雷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杭州日报    | 撰稿:徐迅雷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