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吉利,在国内市场,已经闯荡得有板有眼了。但李书福还是做出了惊人的决定——收购沃尔沃。李书福深知,要么成功;要么倾家荡产,沦为中国企业失败案例中的永久笑话。
伟大的企业家,往往比常人远看10年。这样的企业家放眼全球屈指可数,而中国浙江,不只一个。李书福就是其中之一。
10年后今天的吉利辉煌,是否就是当年李书福破釜沉舟时完全一致的展望景象,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确定看衰、打算看笑话的声音不复存在了。人们更多地把这场收购视作传奇,当成奇迹。且不知,李书福走出这一步时,距他在浙江小城临海创业起步时,盟生未来应该收购沃尔沃这个念头,已经相隔8年。
如果说秉赋过人的企业家,是以10年为一个目测周期,那么李书福这次,提前2年抓住了机会。而机会,从来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所谓传奇、所谓奇迹,不过是曾经看衰李书福和吉利的人们,给自己“下台阶”所做的铺垫而已。
2010年3月28日,收购沃尔沃签约之的2小时之前,李书福有一段与当时还不到千人的吉利员工团队,有一段越洋通话。李书福说:“收购沃尔沃轿车是吉利实施全球化战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今天的签约是一个开始而非结束,接下去的工作还面临着巨大挑战。”
10后的今天来细品这句话,依然是现实的印证。全球化战略、巨大挑战。今天是热词,是现实。但搁10年前,很多人觉得过于高大上。
今天的吉利,业已成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龙头。2020年2月,疫情袭来,经济堪忧。吉利销售紧逼上汽大众,位居中国市场第二。10年不回头,10年新起点。吉利控股集团在这个时间节点宣布再次整合,向创新生态布局迈进。这无疑又是吉利谋求变革突破的“世界观”——融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全球“新基建”。给世界更多,为中国争取更多。
人类遭遇的这场疫情,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时间与速度,看到了中国的治理模式与价值。世界需要中国,中国迈步世界。社会治理如此,经济和产业也是如此。在中国制造、汽车产业、实体经济领域,吉利与沃尔沃携手10年,是一次成功的开拓与示范。
世界很大,人类是命运共同体。让生命健康不脆弱,让经济发展不梗阻,人类需要更多的携手、更快的融合、更大的协同。全球抗疫,中国为世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全球经济,中国同样可以为世界打开困难中的“机会窗”。这是吉利携手沃尔沃10年新起点,在汽车产业变革中酝酿的一场“领跑姿势”。
英雄远见略同。品尝到携手融合硕果的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正在筹划业务重组,组建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据透露,新集团将以无人驾驶技术为基础,成为真正的全球型未来出行科技集团,并以汽车为起点,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新集团的“小目标”是,成长为万亿级体量的全球型集团。
价值链、生态链,传递的是“价值观”。全球企业、科技集团,呈现的是“世界观”。这些关键词中,有科技的“制高点”,有世界的“命运链”。所幸的是,今天似乎不太有人说李书福在说大话、做狂人。吉利想要的,已经是吉利在做的,也是中国与世界正在努力的。10年后,也许不用10年,可以“验收”。但发展的道上,或许最缺的不是等待时间的“验收者”,而是融合发展的参与者、竞跑者。世界是机会,中国是机遇。机不可失。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