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遥远的相似”,为重塑医患关系提供镜鉴
中国网 · 孔德淇 | 发布时间2020-02-25 18:11:23    

   日前,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一位3岁小患者治愈出院,向护士阿姨鞠躬致意的照片,在社交网络热传。巧合的是,上世纪初,时任杭州广济医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的梅藤根先生查房时,面对小患者的鞠躬顺势回礼的一瞬,也曾被摄影师抓拍下来。(2月24日新华社)

1.jpg

  通往美好未来的钥匙,往往藏于过去的岁月中。这一幕跨越了一个世纪,似乎穿越了时空——相同的场景,同样的感动,呈现出某种“遥远的相似性”,照见的既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赓续,更是患者与医者之间的深情表达,它拨开了笼罩在医患伦理上的阴云,让我们得以重新窥见其本初状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感谢。
 
  如今,我们甚少见到类似的良性互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抱怨医患关系冰冷、剑拔弩张,诟病看病难、看病烦,忽视了医护人员的难处,失去了该有的信任,让猜忌升级为不和甚或是冲突,医患矛盾愈演愈烈,暴力袭医事件屡屡发生。纵然有病患答谢医生,也多是把医患关系视同契约,让人感觉客套和程式化。看到这一幕,很多人感叹自愧弗如。禁不住要问,连小孩都了然的道理,大人们怎会不知?
 
  这个世界最应被教育的,从来都不是孩子。特殊时期,当医护人员纷纷逆行之际,这一“医患互敬”的举动,代表了广大民众无言的心声,也给大人们好好“补”上了一课,诠释了对医护人员最好的尊敬就是授之以礼、感念于心。
 
  当新冠肺炎疫情来临之际,广大医护人员奋不顾身,穿越死亡的禁区,他们脸上深深的勒痕,他们防护服里的尿不湿,他们通红的双眼,他们嘶哑的声音,他们精湛的医术,都在重塑新的医患关系,向世人再次定义“医者仁心”。而深情的珍贵,也在于它从来都不是单向的。病愈出院的患者,最感恩的是管床的医生和护士,含泪拥抱的有之,留联系方式的有之,病愈后要请吃热干面的有之,赋诗言谢的也有之。
 
  但医患关系的正常化,不能只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张深情婉转的照片,也不能仰赖特殊时期的非常举措。抗疫期间的触动,应成为改善医患关系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们要以此为发端,认识到医务人员既是帮助我们抵御疾病、找回健康的白衣战士,同时也是社会的宝贵资源和财富,给予医务工作者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营造互信和谐氛围,让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务工作者得到更多的职业荣誉感、社会认同感,让医患之间的关爱、尊重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愿经此一“疫”,我们对他人、对自然都多些敬畏,医患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得到重塑,回归到最本真的轨道。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孔德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孔德淇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