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民营经济中心的省份,2月9日,浙江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决定,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10日起分类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终于有了复工复产的消息!在这个笼罩着疫情阴霾的庚子春节里,无疑是一则万物复苏的春讯。
有人说,金融危机,华尔街多少人一夜之间灰飞烟灭;而如今,新型冠状病毒作为2020年飞出来的一只黑天鹅!很多企业恐将命运多舛!
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其实是同一条路上的同行者。在国家这艘巨轮中,他不会让任何一个“舵手”提前下船,更不会让巨轮停滞不前。浙江在百姓正愁上眉梢之际,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迅速出台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30条意见,给企业和老百姓吃了“定心丸”,打了“强心剂”。
此时的我们,算计的是收支的平衡,算计的是家里的积蓄够不够熬过疫情。但是作为各级政府,他比我们想得多,想得远。先是浙江出台了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17条政策,后是杭州发布助企复工12条政策。
这些条文看似生硬,如果转换为老百姓的理解,那就是实实在在的暖心钱。
老家在金华兰溪农村的张先生和妻子是杭州某服装加工企业的员工。公司效益好时,他们两个一个月的工资加一起也有上万块,除去日常开销和租房钱,还要供养老家的父母和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本就不富裕的他们,基本没有什么积蓄。这次遇上疫情,他们的厂子迟迟不复工,过完年两个孩子又要交学费,一系列的现实难题,让他们特别无助和无奈。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前几天他们竟然如数发到工资,详细询问后才知道,政府减免了他们公司的成本负担,老板不再为房租、水电发愁了,减免下来的钱发给员工,维持生活。
这笔钱,从上到下,落到他们夫妻手里的时候,带着温度,也带着夫妻俩不善于言表的感激之情。
大家的事,就要大家齐心办。乐观不是盲目,悲观也绝无必要。
我的一位杭州读者,夫妻都是双职工。公婆住在距离武汉不远的城市,疫情暴发,一家人被迫两地相望。眼看浙江等多地开始复工了,可家里5岁的孩子迟迟没开学。总不能带着孩子上班吧?当焦虑万分的她看到新出台的政策意见时,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般,不禁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身为党员,在关键时刻,她不想当逃兵。这回好了,有了“看护假”,她既能在家办公,又可以看孩子,也可以让老公放心地上班啦!
复工不是铤而走险,好政策更不是纸上谈兵。
从疫情爆发,时至今日,国家承担患病者的医疗保险部分,各省市兜底其他费用;浙江省很多民营企业暂时停工,但还有很多企业在疫情期间奋力为国为民出钱出力。
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关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营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实实在在的。
政策来了,春天也来了,能复工的抓紧时间,应居家的再团聚几天。相信这场战役距离胜利不远了,相信所有困难“搭把手”就过去了!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古兰月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古兰月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