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防控疫情蔓延,更应防控谣言滋长“次生疫情”
中国网 · 孔德淇 | 发布时间2020-01-26 17:34:50    

  钟南山院士建议全中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带呼吸阀的N95口罩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防护作用?这两天,上述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散播,经核实均系谣言。

  随着多个地区陆续通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全国人民对此关注不断,对疫情防控造成严重误导的谣言也层出不穷,开始在网上混淆视听,并呈现病毒式传播趋势。诸如微博、微信、QQ等以移动社群为载体的传播媒介,渐成谣言的发酵器、放大器、催化剂以及重灾区。

  正所谓“三人成虎,积毁销骨”,谣言远比疫情本身可怕,在当前全国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其势将加剧恐慌情绪,制造对立情绪,成为“次生疫情”。从该角度看,有关方面信息公开应做得更好。若事实真相得到及时、公开、透明传播,谣言也就失去生存空间。

  有鉴于此,对政府和卫健部门来说,其职责不仅包括防控疫情,还包括依法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通报公众关心的情况,详细告知每个病例是如何感染的,同时抓住此一机会,锲而不舍地进行科普教育,让信息公开更加及时和透明,让谣言不攻自破。

  我们也注意到,得益于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推进,无论是主流媒体的新媒体矩阵,还是政务微博、政务抖音,都在这场疫情信息战中发挥了澄清谬误、激浊扬清的作用。一些媒体更是开设“辟谣”专题,以社会谣言辟除、知识科普为己任,努力发挥资源优势,帮助广大网友识别谣言,粉碎谣言,使谣言的“生命周期”变短,有效削弱了谣言的危害。1月25日,微信安全中心也适时发布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谣言专项治理的公告》,将对散布疫情谣言的账号进行限期或永久封禁。从法律上来说,编造谎言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对于制造谣言者,司法部门亦当利剑出击,让其付出沉重代价。

  当然,谣言很多时候无法完全避免,只能尽量防控。所言需有理,所言需有据,应是公众在高度关注中所持的态度。在职能部门、主流媒体用信息公开压缩谣言空间的同时,大家也要提高自身媒介和科学素养,提高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从疾控或医疗机构、权威新闻媒体了解疫情和病毒知识,不轻信和传播各种小道消息,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资源浪费。

  疫情还在发展,形势仍然严峻,我们迫切需要了解更多相关情况。面对疫情不捂盖子,谣言将越发无处遁形,小道消息将迅速锐减,“土方子”将难以流行,真相也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跑在谣言的前面。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孔德淇    | 责编:田燕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孔德淇    | 责编:田燕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