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着周一闭馆,躲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1月17日,微博博主@露小宝宝LL,晒出了自己和奔驰座驾大喇喇在故宫太和门广场前的留影。奔驰之于故宫的碾压感、特权之于规则的碾压感,让网友感到无比沉重,沉重到有些喘不过气来。众所周知,故宫早在2013年就全面禁行汽车。即便是外国元首来访,也不例外。

这是一条很提气、很让公众感到特别自豪特别骄傲的规则。珍视文物、遵守规则,这样的“无差别”才叫文化自信,才有文化尊严。这样的故宫才令人百般厚爱、肃然起敬。故宫如此,一个国度,也是如此。
然而美女+奔驰在故宫太和门广场前的真相,却让公众心理严重失衡、严重失望。面对质疑,故宫博物院当晚回应,承认这出“我在故宫开豪车”的闹剧属实,“故宫博物院对此深表痛心并向公众诚恳致歉。今后,我院将严格管理,杜绝此类现象。感谢社会各界对故宫博物院的关爱与监督。”
故宫的回应很简短,很简单。字里行间根本看不出想要调查、处理的意思。公众质疑的谁给的特许、前因后果有无特需、谁人为此承担责任、怎么处理相应责任人等等,回应中只字未提。这让人感觉,故宫或在敷衍其事,不愿“刀刃向内”。因此话语虽恳切,却不诚恳。
故宫管理之严,严如“禁宫”。然而有人享受特权,还要炫耀特权的享受过程。此番炫耀,虽有点潜规则之下“猪队友”的意思,但骨子里透露更多的是特权碾压规则的那份不羁与嚣张。因此故宫博物院,不只是要通过这起事件而“修复”规则,更需要“修复”被特权伤害的感情。但显然,故宫博物院第一时间没有抓住机会。
很诡异的是,网络舆情出现之后,突然出现大量的删帖。甚至网友明显感觉出来,背后有手在撤“热搜”。这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于奔驰车主背景的强烈好奇心。越是遮掩,越会引发猜疑、引发情绪。这是网络社会的大众心理特征,也是网络时代的舆情规律。公众从最初认为可能是故宫的舆情公关出现了败笔,进而深信奔驰车主的背景一定不一般,而且不是一般的不一般,深信故宫是在替人“背锅”。这等于故宫博物院对特权可以碾压故宫制度规则、可以碾压文物安全的被动默认。这是这起事件让人感觉最伤感情的原因所在。
故宫严苛的管理规则,名声在外。连外国元首都一视同仁,营造的是有口皆碑的国际形象。这代表的不只是对于文物的珍视与保护,更是代表着中国法则、法规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形象。网友质疑这起事件,不是仇富,不是一定要跟谁过不去,也不是一定要跟故宫过不去,而是要跟规则的人人平等较个真。故宫的规则没有尊严,故宫文物的文化尊严就无从谈起。故宫守护文物,也在守护文化形象、法治形象。故宫早已不是谁的撒野地,不是谁的后花园。奔驰碾压故宫、美女碾压规则,不论其背景有多硬,不论涉及到权力还是利益,故宫博物院都要争点气,也要有点霸气。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