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庆余年》遭全集泄露,谁引爆了报复式狂欢
中国网 · 刘雪松 | 发布时间2019-12-23 11:09:55    

   2019年最好看的剧未必是《庆余年》,但剧外“戏份”最多的,非其莫属。

timg (1).jpg

  权利方继12月9日向公安报案之后,12月20发现《庆余年》第一季全集泄露并传播,于是再次向公安机关报案。中国版权协会版权版权监测中心负责表示,《庆余年》侵权链接已近4万条,这与片方、发行方、平台方把控不严有关。同时表示,影视剧作越热,越易被盗版,与平台收费无必然关联。
 
  耗资巨大、倾注着投资方与权利方收获回报的热片《庆余年》“第一季”,成为盗版传播者在这个年末的“狂欢季”,这个狗血剧情本身就是一部“大戏”。此前媒体迎合网友“朴素”的诉求,指责合法的播出平台以加价付费观看的模式是“割韭菜”,批其“吃相难看”。这个有失偏颇的“风向”,无疑为最后全集泄露、侵权链接近4万的疯狂,添了一把“旺火”。
 
  好剧难得,播出平台的适当加价,是市场行为。法无禁止,两厢情愿,本无实质性的利益侵害。虽然加价的幅度可以商榷,甚至可以设置一定的限度,但不能将报复性的盗版传播侵权现象,归咎于权利方的“自作自受”,否则对市场行为的“抑”,就沦为对侵权行为的“扬”。换句话说就是默许“薅羊毛”,抑制“割韭菜”。如此,国内盗版传播侵权现象就会像越发不可收拾。
 
  在疯狂的盗版、病毒式的传播面前,我们可以看出被侵权的一方是非常无助的。版权监测中心说,这起案件跟片方、发行方、平台方把控不严有关,这话肯定没错,但盗者有术,而让盗者无道,则是法规设置的保护范畴。这个道,是盗版之后的播出之道,包括“管道”,也包括“通道”。因此这起案件最关键的,还是跟监管技术的乏力有关,跟违法成本太低有关。
 
  技术是硬伤。腾讯方面12月上旬就报案了。如果技术足够给力,就会查到源头,就不会10天过后再报案、最后还是发生了全集泄露的问题。这表明,盗版侵权的巨大暴利面前,盗者的技术“动能”非常强大。而处在“防守”的一方,“一物降一物”的动力不足,因而防控与监管的技术远远被盗者所超越。这是各方都感到无能为力的客观原因所在。
 
  法规是陈伤。《庆余年》侵权链接将近4万条,并不是片子本身到了非看不可的地步,而是违法成本实在太低。按照现行的法规设置,在举证明确的情况下,版权方能够得到的赔偿金额最高是50万。更何况现行的技术很难查得到泄露的源头。即便查到,这区区50万元,跟可能损失的上亿元相比又算什么?
 
  《庆余年》被疯狂侵权近4万条链接,这种疯狂是狂欢。人们以狂欢的盗版传播“欢庆”这个热片稀缺的“余年”,是对《庆余年》权利方的疯狂报复,也是对侵权法律设置的狂欢戏谑。我们可以指责民众的版权意识差,谴责盗版者利益面前的不择手段和极其丑恶,但同时更应该质疑法规设置对于版权保护的力度。《庆余年》不是受害的第一个,如果不加大违法成本,它一定不是最后一个。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