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我们纪念同胞,不是纪念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从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中国网 · 辛闻 | 发布时间2019-12-13 12:56:58    

   2019年12月13日,是第6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天,我们再次悼念死难同胞,祈愿世界和平。
 
  我们纪念同胞,不是纪念惨案!
 
  12日,南京发布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发声,再次强调:“我的名字,不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如果你准备好了踏进这座纪念馆,请先念对这个名字: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请扩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可以称南京江东门纪念馆,但不能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能称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我们纪念的是被无辜杀害的遇难同胞,绝不是那场灭绝人性的屠杀。
 
  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
 
  侵华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
 
  没有抵抗能力的无辜军民
 
  古都遭受史上空前黑暗的六周
 
  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
 
  市内发生两万多起强奸、轮奸暴行
 
  无数财物被掠夺
 
  南京大屠杀
 
  是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
 
  30多万无辜生命惨遭杀戮
 
  平均每12秒
 
  就有一名同胞死于日军屠刀
 
  这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
 
  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1987年,南京初次统计大屠杀幸存者
 
  当时认定的幸存者有1756人
 
  近年来,这一数字逐年递减
 
  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只剩下78人
 
  幸存者终会凋零,但历史永存!
 
  人民网评:国家公祭日,从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今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草木含悲、山河垂泪的日子里,举国上下将以各种形式缅怀82年前惨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共同追忆那一段困难深重的历史,传递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当下,早已远离了战争的硝烟,但无论哪个年代、不论是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忘记,1937年侵华日军一手制造了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我们不能忘记,在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我们更不能忘记,在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无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为民族独立作出了英勇牺牲。今天我们铭记历史,就是要让这些民族共同记忆代代相传,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当然,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除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外,今天“世界和平法会”、“烛光祭”等活动同步开展。自从11月下旬开始,南京陆续开展了“紫金草”和平行动、“和平许愿墙”签名活动、“和平颂”音乐诗会和“和平之夜”接力诵读等活动。和平的主题更加凸显,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历史启示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当前,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不太平,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战争阴霾挥之不去,零和博弈让国际局势不确定因素增加。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铭记历史,也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近代中国走过了一段苦难辉煌的历史,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展现出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大的历史脉络和深层次的内在逻辑把握当下发展取得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斗志和英雄气概一脉相承。正是依靠亿万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告别了落后挨打的历史,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即将到来的2020年,我们将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这是我们国家发展史上的重大时刻,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攻克贫中之贫、深度贫困的堡垒,进入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涉险滩、啃硬骨头,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斗争本领。风险挑战很多,有的还很艰巨。越是爬坡过坎的紧要时刻,越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葆有一往无前的精气神、焕发善作善成的意志,把中国人的志气拿出来,就没有什么目标实现不了。
 
  每一年的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和平大钟”都会被撞响。钟声深沉悠远,寓意着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深追思和对和平的企望。钟声更催人奋进,鼓舞着中华儿女圆梦复兴的雄心壮志。以此为契机,吹响冲锋号角,不断前行,我们定能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以更优异的发展成绩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沈慎)
 
  如今,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
 
  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
 
  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洪流滚滚,锐不可当
 
  但我们必须牢记历史
 
  不只是记住民族的伤痛
 
  更有那不屈的抗争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谨记:
 
  吾辈当自强!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辛闻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辛闻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