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报道,在工业革命的启蒙之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故乡——英国西米德兰兹郡,正在展开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此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是一家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日前,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考察了浙江这家民营企业位于英国考文垂安斯蒂的伦敦电动汽车(LEVC)绿色工厂。在现场的公开演讲中,约翰逊首相毫不掩饰对于中国吉利的赞美之情:“我们正在见证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一场绿色的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带来了前瞻性的绿色环保技术,并且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工作机会。”足见这家浙江民企对于重振英国工业革命,所处的地位、所作的贡献。
这也是继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之后,再次对浙江吉利与英国企业深度合作给予高度评价的又一位英国首相。在此之前的2013年12月,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在上海乘坐了黑色经典出租车,对中英商业双赢发展表示认同;2015年3月,卡梅伦与约翰逊共同出席了LEVC投资签约仪式,对吉利投资建设新工厂表示了支持和信任。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英国最大的一笔绿地投资。目前LEVC新车型均在此研发和组装,并销往世界各地。
全球绿色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在这场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占据主动权。而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英国的焦虑是显而易见的。浙江吉利的出现,让老牌的工业强国注入了新动能,也让英国在这场“绿色工业革命”的博弈中看到了希望。吉利不负重望,整合全球科技资源,不断推出新能源产品,既推动了英国绿色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国内绿色能源科技的进步与运用,更让欧洲看到了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实力、兑现双赢的承诺,因而浙江吉利成为“一带一路”树在欧洲的一面旗帜。从这个意义来说,两任英国首相对浙江吉利的赞美,也是对中国开放合作共赢的信任,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

欧洲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地位”焦虑,很多中国企业也在为如何成功“出海”而犯难。浙江吉利无疑是一个样板、一面旗帜。吉利表示,近年来在“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下,吉利抓住机遇积极布局海外,英国便是吉利海外布局的重要一站。
吉利“出海”,捷报频传。除了英国,在德国、马来西亚、瑞典、美国、比利时、白俄罗斯……世界越来越多的地方都有中国吉利深耕研发的“种子”和遍地开花的市场。宝腾、路斯特、戴姆勒,这些老牌的、曾经为原产国带来荣耀的汽车,而今注入中国的科技“血液”,焕发出“绿色”的生机,呈现出再生般的生命力。而这些,正是吉利与中国“一带一路”的节奏同频,倡议共振。
吉利某种意义上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探路者,也是雷厉风行的践行者。吉利的成功,得益于“一带一路”的大好机遇,受益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吉利无非比中国很多的企业,更前瞻一些,更果断一些。以“绿色工业革命”为例。经历过大污染、大整治的英国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标准极其苛刻。伦敦市率先制定了严格的出租车减排方案。早在2008年,现任英国首相约翰逊就与李书福见面,讨论了收购、建厂,以及新车型零排放,解决城市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把希望寄托在中国企业与技术身上。
中国对于新能源革命,也是视作攻坚必胜的一战。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吉利同样看到了“必由之路”的方向,感受到了“必胜攻坚”的使命。正因此,吉利在新能源研发及产业布局上的投入超过300亿元,拥有研发设计人员2万余人,其中新能源领域的研发专家2500余人。迄今,吉利新能源领域拥有核心专利技术已经超过300项。这些前瞻投入,不仅让吉利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领头羊,而且为欧洲的“绿色工业革命”注入了澎湃的动能。
传奇的浙江民营企业吉利,在世界工业革命的腹地再创传奇,这是浙江的骄傲,中国的骄傲。英国首相对吉利的赞美,其实是对中国“一带一路”的高度认同。这是欧洲从“获得感”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由衷感慨。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