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干事创业敢担当是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担当作为中不断实践初心使命。近期,在中央党校举行的201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陈希同志也谈到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为民情怀、高度自觉自信、无畏担当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担当是什么?担当是芳华无悔,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青年共产党员黄文秀,笃定前行朝着受灾群众的方向,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担当是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担当是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的王继才,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守岛卫国32年;担当是黄大年、廖俊波、李保国、邹碧华、兰辉、罗阳等一位位先进典型用人生为我们镌刻的壮丽华章。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9059.4万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担当,正是这样的担当信念推动着14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落在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干事创业敢担当,不止要想担当,还要会担当。对于很多党员干部而言,一些事情没有干成干好,不是因为担当信念不足、决心不大、“力气”不够,而是干事方式方法出了问题,在目标和努力程度上下了很多功夫,却忽略了自身能力的重要性,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当前,我们党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治国理政,国际体系正在经历四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大变局中展现中国担当,这必然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呼唤担当者们既要扛得起事还要干得成事。
正如习近平同志曾多次举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例子,就是警示党员干部要加强实践锻炼、真刀真枪打拼。眼下,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就是一个提升党员干部担当能力的绝佳契机。根据总书记对此次主题教育给出的“根本指针”,广大党员干部要守初心、担使命,牢记宗旨,丰富素养,铸牢担当之“魂”,勤于学习,精通本职工作,增强担当之“能”;也要找差距,常自省,在自省中找不足,把准担当之“舵”;还要抓落实,深入调查研究,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实践,切实把心思和精力用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来,夯实担当之“基”,增强担当之“效”。通过进一步涵养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真正做到既能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能防范“灰犀牛”事件,还能改革创新,干实事、干成事,干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大作为。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着党员干部更多的担当作为。在实践初心使命的路途上,我们要以“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夙兴夜寐、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不断激发担当意识,不断提高担当能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蒋妥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蒋妥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