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 最新评论 新闻详情
潮评社 | “吉利现象”启示:做强制造业关键是研发创新
中国网 · 刘雪松 | 发布时间2019-09-20 14:09:47    

   9月20日,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进出口商品展暨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在成都开幕。浙江吉利成为这届西博会的“座上宾”。当地媒体报道,两天四川之行,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行程安排满当,并带来了将加码投资的消息”。最新的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吉利控股集团排名第220位,较上年跃升47位。

a.jpg

  四川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结合部。在9月18日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对外宣布,从2013年至2019年7月,四川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值已突破8000亿元。今年前7个月更是增长13.5%,占全省总额27.2%。

  浙江吉利作为国际间合作紧密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制造商,显然不会放过四川这块要地,不会放过更加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的机遇。对于很多人不解的“车都卖不动了,为什么还要加大投资”,李书福一身轻松、信心满满。吉利正在加大对东南亚、南亚市场的开拓力度,以四川辐射南向国家,具有极强的区位优势。“沃尔沃成都生产的汽车,搭乘中欧班列批量出口欧洲,沃尔沃欧洲生产的汽车批量进口中国。四川及西部地区与欧洲的交通越来越顺畅,进出品商品越来越多,前景一片光明”。

  吉利的满满信心,缘于浙商基因中流淌不息的挑战性,也缘于看得更远的前瞻性。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汽车,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一直到将诸多欧洲老牌顶级汽车纳入“麾下”,或形成深度紧密的合作关系,都体现了浙商敢想、敢做、敢担当的挑战精神。外界给予李书福“汽车狂人”的这顶帽子,经历了从最初的冷眼旁观,到疑惑不解、将信将疑、深信不疑的转换过程。如今的吉利,即便已经成为中国自主汽车制造业的龙头,成为世界500强中越来越靠前位的成功者,但依然没有停止“为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车走遍世界”的初心,没有停止过挑战。

b.jpg

  在9月20日上午举行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致辞中,李书福演讲的主题就是《汽车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李书福表示:汽车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创新、合作共赢,我一直主张开放竞争,自由合作,广泛交流,有效协同,而不是闭门造车,单打独斗。当今世界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面临变革的挑战,我们必须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回避。虽然世界在变,但人类命运联系越来越紧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越是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李书福和他的浙江吉利越是拥抱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挑战姿势。事实证明,浙江吉利是挑战成功者。当中国的制造业屡屡在国际上受阻、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压,吉利反而拥抱得更紧、合作得更多、获得的信任感更强。浙江以挑战的姿势,完美演绎了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赢势不可挡的样板,此中既有挑战、有诚意,也有成长的实力。

  吉利的满满信心,也缘于对科技研发投入的不断加码。李书福在演讲中表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汽车行业的跨时空巨变一直没有停止,这种现象既是全球经济格局大调整、全球汽车行业大重组的客观体现,也是全球科技革命持续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客观体现。汽车产业是服务于人类工作、生活及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行业,是技术、资金、人才高度密集、高度竞争、高度国际化的大行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制造业水平的综合体现。

  全球汽车产业趋冷,中国制造看好,浙江吉利风景独好。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一些外资品牌汽车大打价格战,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市场份额从最高时的46.9%,降至现在的33.2%。相反,今年上半年,吉利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从6.3%上升到6.5%。

c.jpg

  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吉利挑战科技进步时,在研发投入上舍得花血本的“壕”气累积。在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李书福首次公布了吉利公司研发投入的一组数字——近10年,全集团研发投入近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2018年超过210元,占2018年集团销售总收入的6.4%。李书福表示,未来吉利仍然会保持较强的研发投入,不会因为短期的市场波动影响吉利的长期战略目标。“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咬住青山不放松”。

  好一个“咬住青山不放松”。拥抱世界,拥抱科技,就是吉利拥抱的青山,是吉利拥抱的市场。诚如李书福所言,今天的世界正处于大变革的风口,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形成。今天的全球汽车行业也正处于大变革的风口,有变革就有机遇,有机遇当然也伴随着挑战。只要我们认准方向,坚定信念;只要我们依法合规、公正透明;只要我们坚持打基础,练内功,坚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在兼顾各合作方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广泛协同、开放合作,我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李书福所说的“我们的理想”,是吉利的,也是老百姓消费者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张城丽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刘雪松    | 责编:张城丽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