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在青海西宁举行,会上揭晓了“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共有92家浙江企业入围。这也是浙江连续21年蝉联“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榜企业数量第一。其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青山控股集团、海亮集团三家浙企还是《财富》世界500强榜单里一员。
一叶可以知秋。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成就于此可见一斑。1979年,温州姑娘章华妹在家门口摆摊卖小商品。第二年,她领到了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1983年,温岭牧屿牧南工艺美术厂领到了由温岭县工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它成为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992年,王均瑶成立了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它成为全国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2001年,万向美国公司成功收购美国“UAI”公司,它成为中国乡镇企业海外收购上市公司第一案;现在,全国第一个由民营控股的高铁项目——杭绍台铁路项目正有序推进……浙江民营经济为什么能行?说到底,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的弘扬、营商环境的建设。
要继续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活力之源。一定程度上,优秀的企业家群体可以影响一个行业的创新发展,甚至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比如,正泰集团的董事长南存辉,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不仅书写了浙商创业传奇,还为乐清乃至浙江块状特色经济质量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恰恰是南存辉们一次次逆向而上的勇气和担当,生动诠释了浙江民营经济的与时俱进、生生不息。这也启示我们,尊重企业家价值、弘扬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行业的创新发展,乃至于增强地区的经济活力。为此,要大力弘扬新时代浙商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让民营企业家有更多时间精力发展实业、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现代化发展。
要提升营商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阿里巴巴落户杭州后,马云曾说:“特别感谢浙江特殊的水土养分,没有这种水土的养育,我们是不可能到今天的。”民营企业从扎根、发芽、破土,直到长大的全过程,都需要“水土”为其输送养分、提供呵护,某种意义上,“水土”就是营商环境,如果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良好,那么企业如鱼得水,反之,企业就如同无根之水,发展前途无法保障。为此,要结合“三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关部门要多到企业中调研走访,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尽可能地帮助民营企业家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引导民营企业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做“亲”“清”政商关系的积极践行者,遵纪守法抓好生产经营、一如既往回报社会,顺应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势,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的全局。
不执于旧,无畏于新;一缕之任,千钧所托。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民营企业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尽管前进的道路上仍有艰难险阻,但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的浙江,浙江省民营经济已然踏上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征程,唯有继续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心无旁骛向前行,就没有迈不开的“坎”、爬不过的“坡”、避不开的“险”,就能真正把民营企业家搞得香香的,真正把民营经济做得壮壮的。
来源:中国网 | 撰稿:作者 刘成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作者 刘成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