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头条 名家访谈 艺术机构 手工艺术 艺术教育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书画艺术 > 艺术头条 > 艺术头条 新闻详情
中国艺术人物访谈—画家郭艺九
    | 发布时间:2019-12-23 21:48:49
采访时间:2019年12月20日
采访对象:郭艺九
采访/撰文:中国网艺术频道杨丞钧
微信图片_20191223120838 拷贝.jpg
编者按:2020年1月1日-1月15日由主办单位:中共尉氏县委宣传部。承办单位:开封市博物馆、尉氏县文联。协办单位:开封市鑫旺棉业有限公司、开封市金星网架工程有限公司。《东京梦华--郭艺九国画作品展》在开封博物馆九号厅即将开幕,郭艺九作为这次个人展的艺术家,他的72幅参展作品,得到了很多关注。中国网艺术频道杨丞钧对画家郭艺九进行了以下采访,下面为大家带来这位优秀画家的独到见解和对艺术的深层次理解与探讨。
1.jpg
杨丞钧:郭老师您好,很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本次展览我特别注意到《尉氏八景》组图您能否简单谈一下您的创作灵感?
郭老师:我的家乡尉氏县四周,西北方向地势高隆突起,东南方向地势比较低,与我们国家的整体版图比较像,虽然县境内没有山川岩石丘壑胜景,但是土岗环绕却远接高耸的嵩山;虽然没有江水洪波的壮阔,却有细泉小河流入宽大的淮河,家乡的气韵非凡滋养着这里的人,境内的一切生态庇护着我们千百年。我在杭州求学画画16年,西湖的风光还有山川的美景着实让人迷恋。我的心却像孤独的小舟一样在钱塘江上,作为游子思念家乡。想起我小的时候,经常在家乡的春天柏树林,秋天的落叶里,放牛回家的田间,这一切妙不可言的场景对我影响深远。恰好这次开封博物馆的展览,借着汇报故乡的时机,我仔细翻阅了嘉靖年间的县志,里面有八首王昈写的尉氏八景诗,于是根据我们县的目前景象和古诗绘制了这八幅画,读古人写的诗词,仿佛穿越五百年前,回忆那时候的尉氏文气而且质朴,草木华滋。我深深的以不熟悉自己家乡而感到羞愧耻辱。苏东坡有一首词写到:回去吧,回去吧,我的家乡离我好远好远,在万里峨眉之外的地方。我对着自己创作的八景图,才能消解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篇文字记录了我创作的整个过程和心里感受。
2.jpg
杨丞钧:您能否就这次开封市博物馆个展的72幅作品简单谈一下创作理念?
郭老师:《东京梦华--郭艺九作品集》的作品以青绿浅洚为主。近几年来,随着故宫博物院等各大博物馆的共同发力,青绿山水开始为普通民众熟知。国人在对传统水墨山水司空见惯后,青绿山水独有的矿物色彩和功底深厚的细节处理,仿佛惊艳了整个黑白的山水世界。自隋朝展子虔开创以来,李思训、钱选、仇英、张大千等都是历代画青绿山水的大家。我这次展览的作品就是向家乡致敬!向先贤致敬!
3.jpg
杨丞钧:郭老师,我觉得您近年来作品痴迷于青绿山水的创作,2018年为杭州动车南站贵宾厅创作巨幅青绿山水《西湖春色》、《湘湖胜景》您能否谈一下当时创作作品的感受?
郭老师:《西湖春色》、《湘湖胜景》是我应邀创作巨幅青绿山水,历经数月绘制完成。我想表达的是杭州西湖元素的青绿山水画的是天地间的自然气象,亦是文人心中的无限浪漫,但都带给世人一种触动心弦的美,仿佛有一种声音可以透过纸张传达,你是否已经很久没有仔细看看脚下的这片土地了。眼前俗物关情少,醉后青山入梦多。
4.jpg
杨丞钧:我了解到郭老师作为当代青绿山水实践者重要代表人物,林海钟先生称您将来不可限量,必有成就的画家。焦小健先生亦说:“他的画秀逸典雅,属于中国传统画古意十足的青山绿水世界,时代相传是需要人去努力的。这是我给艺九点赞的地方。”对这样高的评价您自己有什么感受?
郭老师:首先感谢先生们的认可,我是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时期导师郑力先生,后受教于博导林海钟先生。
中国美术学院博导林海钟先生的原话是“赋色是表,形象是肉,笔墨则是骨,张彦远说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艺九有这样的认识,他的画有一种清新亮丽的感觉,山水花木题材多有涉及,山水有四王的风格,青绿赋色得益于张大千谢稚柳的画法,艺九好古,多年沉浸在其中,乐于其中,艺九还很年轻,对山水画家来讲他在路上,今天他有很好的状态,除画画之外学习古代文字,想其将来不可限量,必有大成就”。  
6.jpg
中国美术学院博导焦小健先生的原话是“他的画秀逸典雅,属于中国传统画古意十足的青山绿水世界,这方面的特征十分明了。还有他对山水和器物的勾勒,一丝不苟,层层渲染。以我长期画画对形比较敏感的眼光来看,郭艺九画山画水画竹以及对这些物象的掌控能力构成他作品的重要部分,这需要长期眼的观察和心的领悟。谢赫六法中强调的气韵生动应该和应物象形相辅相成才能完善地达到内在的外化表现。这种画挂在墙上,除了给烦躁不安的现实世界圈了一方净土,让人修养身性以外,它还传承着一种文化概念,一种非物质化的风轻云淡的中国山水意识。这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一个年轻的国画家如何在现代社会的不断转型中还能持存中国古典传统,致力于一种品味和精神的维护和传承。特别是画青绿山水的人,首先需自己不祈求将这份山水作为生活手段,而仅仅作为画案上的供品去呵护。稍有不慎,便会俗气。因为我们已经不在是那个烟云供养的时代了。供养者只能来源于自身。所以,我感言于郭艺九是他有自己的方法处理好这些关系。传承文化是一项伟大的精神性工程。几世纪的中国画传承也是在图像和文本中,传统的优雅和古意在历朝历代中有自己发展脉络,不与现实世界关联。世代相传是需要人去努力的。这是我给郭艺九点赞的地方”。
7.jpg
杨丞钧:谢谢郭老师接受我的采访。
附:郭艺九艺术简历
郭艺九(原名郭勇) 号大初, 东京汴梁来者、咸熙堂主人。1982年9月出生于河南开封尉氏,现居杭州。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时期导师郑力先生,后受教于博导林海钟先生。
2017年浙江美术出版社《晴川浮翠——郭艺九作品集》
2018年杭州动车南站贵宾厅创作巨幅青绿山水《西湖春色》《湘湖胜景》
2019开封博物馆《东京梦华--郭艺九作品集》
代表作品:《秋翠远岫》《月笼溪烟》《尉氏八景图》《嵩山》《早春》山水、花鸟等作品被中国美术学院、海内外收藏家收藏,香港、台湾、日本等诸多美术机构亦有作品收藏。诸多国内专业杂志作过专题人物介绍。
 

来源: 浪潮新闻    | 作者:杨丞钧    | 责编:杨军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057187567897 京ICP证 040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