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潮评社 新闻详情
潮评社|规范登记管理行为 激发市场主体澎湃活力
中国网 · 吕亚歌 | 发布时间2021-08-28 14:36:12    

   日前,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这部条例第一次整合了我国所有市场主体登记规范、管理规则。

  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载体。如今我国已有超过1.4亿户市场主体,相比2012年增长近1.6倍。《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是为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充分释放活力而推出的商事制度行政法规。条例着眼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对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提升登记便利度,降低市场主体办理成本。“十三五”以来,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压减,目前全国企业平均开办时间为4个工作日以内或更少。条例整合已出台的关于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对在我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登记管理作出统一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登记时限,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办理登记,特殊程序减少到3至6个工作日。同时,要求推行当场办、一次办、限时办、网上办、异地可办。在精简材料和环节方面,要求登记机关能够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平台获取的相关信息,不再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从制度上终结了过去让企业、投资人、群众多次奔波往返于登记机关的历史。这些都为降低交易成本、维护交易安全、提升办事效率,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首次设立歇业制度,降低市场主体维持成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还首次设立歇业制度。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部分市场主体因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开展经营活动,但仍有较强的经营意愿和潜在的经营实力。而企业一旦被吊销营业执照,其法定代表人再次创业会遇到障碍。对此,《条例》明确,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并向登记机关备案,歇业最长不得超过3年。之所以设立歇业制度,旨在帮助处于危机阶段的困难企业获得缓冲休整之机,协助此类企业降低市场主体资格的维持成本,保证企业经营资格和主体资格的连续性。可以说,在全球尚未走出疫情影响的当下,歇业制度的设立意义重大,能够让暂时陷入困难的企业降低市场主体维持成本,保住市场主体资格。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关重要。近年来通过推进商事制度等改革,市场主体数量在“十三五”期间新增6000多万户,增强了经济活力和韧性,促进了大量就业。继续把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作为发力点,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放权赋能,减少不当干预,加强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化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敢于创业奋斗,让市场主体敢于创新发展,就能助力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提速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支撑,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也决定了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从监管职能部门、相关行业领域到市场主体本身,需要通力协作,实现登记、监管、运营、服务的环环相扣,共同激发、呵护市场主体的澎湃活力,为社会发展巨轮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吕亚歌    | 责编:李斌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中国网    | 撰稿:吕亚歌    | 责编:李斌    审核: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