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新经济 新闻详情
上海自贸试验区迎来80条新政策 这片金融制度“试验田”未来将这么做
发布时间 | 2023-12-08 15:02:33    

   今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的十周年。近日,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旨在“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方案》提出了满满80条干货,涵盖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改革、推动相关“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七大方面。

  其中最让笔者关注的是放在首位的“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内容主要涉及金融服务和电信服务两大领域。

  为什么选择金融作为本次扩大开放的重点之一?

  原因还是归结于市场主体在这一领域有着极大制度创新的需求。

  作为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紧密相连。全国首家外商独资金融类投资公司、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首家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等一批首单项目都在这里落地。

  为了完成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目标,上海自贸试验区需要进一步大胆试、大胆创。

  比如,《方案》中提到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系统功能,优化账户规则,实现资金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与境外间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专家认为,这一措施有望直接推动跨境投融资、离岸金融、跨国公司总部经济等加速发展,是凸显上海金融中心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制度安排。

  《方案》还提出,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允许金融机构向境外传输日常经营所需的数据;支持跨国公司设立资金管理中心,完善资金池安排;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审慎探索在临港新片区内放宽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等多项内容,为制度创新提供更丰富的方向指引。

  在今天(12月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从《方案》中关于扩大金融服务对外开放的举措提取出三个特点:一是拓宽数字金融服务在国际经贸往来中的应用场景,二是助力经营主体提升统筹配置境内外资金的能力,三是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和产品面向国际的服务水平。

  朱民表示,将结合《总体方案》的落实,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服务能力,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在沪开展业务,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注入新动力。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本次《方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在相关领域率先落地改革,让这片“试验田”可以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供制度试验的支持,也能让上海在全国金融改革中提供新路径、新经验。

来源:潮新闻    | 撰稿:李超然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