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创 专题 新经济 曝光台 中国访谈 中国三分钟 冲浪特殊资产 潮评社 温州 绍兴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庐 文娱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页 > 新经济 新闻详情
新三年起步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怎么干?
发布时间 | 2023-02-25 11:28:25    

   公交车跨省线路增至8条,碳达峰、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出台,沪苏湖铁路、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项目加快实施……刚刚过去的2022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成绩亮眼。

  2月24日,潮新闻记者从示范区理事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获悉,2022年示范区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39项,揭牌成立三年来累计112项,其中38项在国家长三办推动下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持续推进108个重点项目建设,沪苏嘉城际、水乡客厅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

  站在“新三年”的起点,2023年示范区如何发力?据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透露,聚焦制度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保障及重大问题研究等四方面,2023年示范区建设安排了数十项年度重点工作。

  以制度创新为例。在规划管理领域,近日,国务院关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复公布,这是继《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后,首部经国务院批准的跨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今年,示范区将推动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印发实施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规划等;在要素流动领域,将加快建立跨省域高新区一体化管理机制,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实践引领区,推进示范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又如公共服务领域,示范区将制定出台第四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等。

  重大项目建设方面,“轨道上的示范区”建设将加快推动。潮新闻记者了解到,2023年沪苏湖铁路将实现桥梁全线贯通,沪苏嘉城际铁路上海段、浙江段将实现全线开工建设,江苏段将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上海轨交17号线西延伸将实现土建结构贯通。

  张忠伟表示,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五周年、示范区建设四周年,执委会将与理事会各单位、两区一县一起,进一步提高示范区制度创新度、项目显示度、民生感受度。

  会上,理事长、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理事会轮值理事长、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文光,理事长、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分别对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和理事会工作提出要求。

  马欣认为,2022年示范区聚焦推进一体化制度创新,一批具有开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大力推动“一厅三片”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发展规划加速从“纸上”落到“地上”。接下来,要围绕示范区建设目标定位,开拓创新,齐心合力,切实做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协同加快示范区建设,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有益借鉴和示范样板。一是找准“突破口”,在一体化制度创新上精准发力。二是夯实“支撑点”,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协同发力。三是打造“强磁场”,在科技环保和民生福祉上同向发力。

  徐文光指出,一年来,示范区执委会、理事会各成员单位以及两省一市有关单位,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坚持制度创新与项目建设双轮驱动,推动示范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呈现出崭新面貌,示范区建设成绩斐然、值得充分肯定。2023年要放大格局、放宽视野、放眼长远找准示范区的“坐标系”,准确把握新阶段示范区建设的新方位、新使命砥砺奋进,下好国家战略先手棋。一要聚焦可复制可推广,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二要聚焦标志性辨识度,进一步强化项目攻坚。三要聚焦统筹力执行力,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

  吴清表示,过去一年,示范区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取得了丰硕成果。两省一市、三级八方共同努力、久久为功,示范区在“无人区”里攻坚克难、勇闯新路,为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了一个样板间,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接下来,要瞄准新三年、奋进新征程,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区样本。一要在深化制度创新上下更大功夫。二要在加快项目建设上下更大功夫。三要在加强统筹协调上下更大功夫。

来源:潮新闻    | 撰稿:黄云灵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