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会变成怎样的阿里巴巴?
“云计算是阿里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之一,目前,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处于技术突破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生成式AI正在发起颠覆性突破的时代, 算力的支撑必不可少,阿里巴巴将一方面继续全力构建好自己的预训练大模型,另外一方面全力抓住市场机遇,为市场上风起云涌的模型和应用提供好算力的支撑。”
2月23日晚,阿里巴巴集团2023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财报电话会上,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谈及阿里核心业务时如此表述。
潮新闻记者仔细回顾了这次财报电话会议的录音,张勇详细阐述了阿里三大业务战略——消费、云计算、全球化,同时还回应了当前科技、消费领域的热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阿里都有哪些新变化?
全力构建自己的预训练大模型
2022年底,张勇就宣布了一项组织调整,自己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彼时释放出的信号是,阿里云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技术成为阿里创新驱动力。
面对外部普遍关注这一架构调整背后的思考,张勇在财报会议上坦言:“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正是因为云计算是阿里巴巴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之一。创新和其他新技术不仅对阿里云也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未来有关键影响。同时,阿里云也是阿里全面扎根实体经济、服务数实融合的基本支撑。我们更看到,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处于技术突破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厂商,我们坚信产业数字化的广阔未来,坚信云计算将始终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张勇还阐述了阿里云的方向:未来,阿里云将继续通过技术突破,提升云服务的稳定和安全、持续优化性能和降低成本。同时,阿里云继续建设和繁荣云计算的技术和产业生态,并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行业解决方案。此外,钉钉作为智能化的协同工作平台和应用开发平台,和云计算一起形成云钉一体、云端一体的服务。
近段时间以来,ChatGPT在全球一夜爆红,AIGC热潮席卷科技圈。阿里云业务会如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受到行业内普遍关注。
张勇表示,在生成式AI正在发起颠覆性突破的时代,算力的支撑必不可少,阿里巴巴将一方面继续全力构建好自己的预训练大模型,另外一方面全力抓住市场机遇,为市场上的多种模型和应用提供好算力的支撑。
本月初,阿里巴巴曾向潮新闻记者表示,阿里达摩院牵头的类ChatGPT对话机器人正在研发中,并已进入内测阶段。据了解,动辄超千亿参数的大模型研发不是单一的算法问题,还需要有超大规模智算基础设施的支持。目前阿里云在张北和乌兰察布建设有两座超级智算中心,建设规模分别为12 EFLOPS(每秒1200亿亿次浮点运算)和3 EFLOPS(每秒300亿亿次浮点运算)AI算力,规模超过谷歌和特斯拉。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已经训练实现了全球首个10万亿参数AI模型,在国内首屈一指。
巩固电商平台的领先地位
在电商领域,疫情对于消费的影响,张勇坦言,总体来说一月开始至农历春节还是有挑战的,这主要是因为疫情的后续影响和春节的人口流动。元宵节后,看到了明显的消费情绪,服饰、运动、户外、健康品类继续受欢迎,商家侧经过三年的不确定性后,经营动力也在提高,“复苏带来的整体消费向好,我们保持乐观。”
财报数据也反应了这个现象,本季度,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的降低、竞争持续,以及受疫情影响去年12月供应链和物流均受到挑战。但同时,受疫情影响,消费市场医疗和保健品需求大增,阿里健康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迅速。
此外,饿了么本季度商业效率提升,外卖订单增速回暖,GMV实现正增长;盒马实现双位数的同店销售增长,同比亏损显著减少;菜鸟业务实现增长。
对于消费复苏的步调和预期,张勇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伴随疫情政策的放开和感染高峰的度过,消费信心和企业信心正在回暖,物流恢复了正常运作,整个供应链、产业链变得活跃,各行各业数字化的进程也显著加速。在此大背景下,阿里各项业务也呈现出向好趋势。”
财报会议上,张勇还分享了将如何加强和完善淘宝天猫的用户体验和客户价值,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第一,加强用户粘性和时长。淘宝天猫已经拥有中国最广泛的线上购物人群,也是最有效率的交易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不断增加多元化的消费内容,以增强消费者的粘性和发现的乐趣,提升影响力和活跃度。
第二,提升商品性价比,价格永远是消费的王道,将不断通过整体市场机制的设计,各类营销产品和淘特的工厂货/农产品直达消费者等的业务模式突破,提升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第三,本地零售,通过淘鲜达、淘菜菜等本地业务组织本地供给和本地的物流履约,满足消费者对高频刚需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及时需求。
在海外市场,本季度阿里巴巴多个商业板块业务都在稳步推进。张勇重申阿里巴巴的全球化策略——将继续选择深耕东南亚、欧洲的区域市场,采用零售的本地化和跨境相结合的模式,并且进行跨越经济周期的长期可持续的投入和建设。
改变电商局面不能持续靠“价格补贴”
近日,京东将上线“百亿补贴”频道引起行业广泛关注。一份京东内部邮件显示,目前京东已经开启了“百亿补贴”的内测工作。
在电商行业存量时代,拼多多一直在补贴,京东如今也要入局扩大补贴。那么,电商平台是否又要重走价格战的老路?
面对这个热点话题,张勇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价格补贴不是新鲜事物,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主动跳出来做一些价格补贴,希望通过补贴能够扭转局面,赢得先机,但回顾历史,没有哪一家公司可以通过自身的持续价格补贴来改变局面,最终改变局面还是靠技术。
“技术创新,包括商业机制的创新,让商家愿意把最好的商品最好的价格给到他的消费者,一个人补贴全平台是补贴不过来的。”张勇说。
在电商领域,阿里旗下的淘特也是主打性价比的平台。财报显示,季度内,淘特业务已实现了亏损同比显著收窄。
就在财报发布当天,淘特宣布启动在全国产业带的“淘工厂单品销冠王计划”,让商家借助淘工厂的数据洞察,持续优化商品开发的精准度,提高货品爆单概率,从天天特价向天天爆单转变,从而成为淘宝某个品类销售冠军。
义乌市乐活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入驻淘工厂2年来,在淘工厂的年销售额从100万元提升到3000万元,公司总经理孙管卫说:“淘工厂对工厂的电商运营能力没有太高要求,托管模式下就能精细化上品,工厂跟着品规和运营节奏走,出爆款机会很大。”
阿里的变化正在2023年发生。去年12月29日,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阿里巴巴2023年定下的基调是“进”。作为新一年阿里巴巴发展的基调,张勇认为,阿里巴巴需要快速响应大环境和大周期的变化,顺势而为,顺势而进。“这背后既是顺应宏观环境变化的需要,也是阿里自身发展的需要。”
来源:潮新闻 | 撰稿:黄云灵 徐光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