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本市场上又多了两位“90后”董事长。经历了“五一假期期间强制加班”风波,中青宝董事长李瑞杰向董事会提交了辞职报告,一并辞去了多个职位,随后,李瑞杰之子李逸伦被中青宝选举为公司董事长。
颇为巧合的是,5月6日,信邦制药原董事长安怀略之女安吉成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伴随着两位年轻“掌门人”上任,A股90后董事长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两位90后董事长同日走马上任
资料显示,中青宝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运营、代理能力的专业化网络游戏公司,主营游戏业务和云服务业务等。曾因推出一款名为“酿酒大师”的元宇宙概念游戏被市场广泛关注,股价在短时间内大幅拉涨。
据悉,“强制加班”事件发生在五一假期前的4月28日,在当天流传的聊天记录中,李瑞杰要求中青宝员工假期加班时言辞激烈,“五一,全部加班”“不加的去找HR说明事项”“不服的,马上炒掉”等字眼引发舆论关注,李瑞杰也被调侃为“暴躁”董事长。
三天后的5月1日,中青宝方面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在一季度没有完成既定业绩目标的情况下,公司董事长情急之下在公司内部群里发表了不恰当的言论,董事长本人已经深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作了自我反省,公司为占用公共资源深表歉意。
意料之外的是,致歉声明发表后的几天之内,中青宝就公告了李瑞杰辞去董事长职务的消息。中青宝公告还显示,李瑞杰同时是中青宝的实控人,辞去董事长等职务后将担任公司战略发展部部长职位,年薪11.43万元。公开资料显示,李逸伦出生于1994年,2020年1月起担任中青宝总经理,2022年5月6日开始担任公司董事长。
对于李逸伦接任董事长,有股民认为:“改革由新人带队,公司才有活力,换年轻人利好长久发展”。还有股民质疑:“毛头小子能干啥?”
一游戏行业从业者表示,游戏行业是个比较年轻的行业,业内“90后”董事长并不少见。但对于中青宝而言,从去年的元宇宙到今年的强制加班,该公司一直因相关话题受到很多关注,此次更换董事长也引人遐想。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信邦制药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同意选举安吉担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安吉出生于1993年,为信邦制药原董事长安怀略之女。
多名董事长“子承父业”
伴随着“94”年李逸伦上任中青宝董事长一职,A股“90后”高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据同花顺finD统计,截至目前,A股已有39位“90后”董事长,目前年龄最小的董事长为顺灏股份董事长王钲霖、保龄宝董事长戴斯觉和蓝光发展董事长杨武正,都出生于1995年,目前仅27岁。
王钲霖是顺灏股份实际控制人王丹的儿子。2018年7月,时年23岁的王钲霖被选举为顺灏股份董事长。他毕业于美国纽约州新学院,曾在美国创立Jawstrow Inc.DBA SneakAR,该公司主要涉及VR/AR领域。
王钲霖上任后动作频频,主营烟包印刷的顺灏股份陆续布局了新型烟草、工业大麻、钾盐等产业。然而,这些业务拓展带来的实际效益有限。顺灏股份2021年营业收入15.50亿元,同比下滑3.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828.86万元,同比下滑461.25%。
作为蓝光发展实控人杨铿之子,杨武正2021年6月正式出任蓝光发展董事长。不过,早在2020年底,杨武正就已经正式走向台前,出任蓝光发展常务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分管投资体系、经营体系。
与王钲霖、杨武正相似,不少A股年轻董事长属于“子承父业”,比如藏格矿业董事长肖宁、聚飞光电董事长邢美正、海澜之家董事长周立宸等。
不过,保龄宝的戴斯觉最为特殊,不仅是董事长,而且还是实际控制人,持有保龄宝12.71%的股份,且有“自主创业”的成分。据公开资料显示,戴斯觉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拥有金融经济学理学硕士学历。2021年3月被选举为保龄宝董事长,当时只有26岁。
保龄宝创建于1997年,位于山东德州,从事功能糖的研发、制造及方案服务,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伊利、蒙牛等著名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2017年,戴斯觉从母亲邓淑芬手中借款,以超5亿元受让保龄宝部分股权,并获得部分股份的表决权委托,从而入主保龄宝,成为保龄宝实际控制人。
戴斯觉入主后的前几年里,保龄宝的业绩较为平淡,与中国再生医学的并购也搁浅。2020年以来,以元气森林等为代表的无糖低糖饮品热销,使得原料厂商保龄宝也站上了产业风口。2021年保龄宝实现营业收入27.65亿元,同比增长34.5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304.28%。
“二代接替一代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从好的方面来看,二代董事长往往接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他们对于现代科技,消费互联网等都有很好的认知,他们懂得更多,思想更加活跃;但弊端在于,二代接手长辈职位后,仍容易被老一代的管理团队影响,也可能因此缺乏领导力。
仅两成年薪过百万
从总市值来看,90后董事长掌管的A股上市公司多为小市值上市公司。其中2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00亿元,藏格矿业公司市值最高为405.1亿元,排除退市整理期及ST上市公司,市值最低上市公司为11亿元。覆盖了医药生物、国防军工、机械设备、农林牧渔、纺织服饰、房地产、传媒、汽车等多个行业,并未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行业特征。
不过这些“掌门人”年薪过百万的却不多。其中,蓝光发展董事长杨武正薪酬最高,2021年拿到了304.33万元的年薪;其次是大禹节水的王浩宇,2021年年薪242.85万元,保龄宝的戴斯觉则在2021年领取薪酬227.16万元,也仅上述3人年薪在200万元以上。
年薪在100万以上的,仅有7人,比如聚飞光电董事长邢美正,年薪127.68万;st天圣董事长刘爽,年薪113.42万;洪汇新材董事长项梁,年薪140万;赛托生物董事长米奇,年薪102万;金富科技董事长陈珊珊;年薪120.53万。整体来看,10名董事长年薪在百万以上,占39人的25.64%。
此外,除了年轻董事长值得关注外,A股上市公司高管群体还有很多年轻的高管团队,比如有133家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年龄不超过35岁,其中43位“90后”,3位“95后”;有508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年龄不超过35岁,其中156位“90后”,11位“95后”。
来源:极目新闻 | 撰稿:徐蔚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184042016@qq.com 新闻热线:13157110107
来源:极目新闻 | 撰稿:徐蔚 | 责编:汪杰菲 审核:张渊